医院新闻

【南方日报】下巴肿瘤复发还转移到肺部,医生“一石二鸟”让他少挨一刀

编辑:党办 发布日期:2021-08-10

鼻咽癌治好了,骨肉瘤又来了;骨肉瘤切除了,却又在原位发现一个小结节,甚至转移到了肺部……56岁的患者阿华(化名)一时感到万念俱灰。

所幸,他的主治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陈伟良量身制定了“一石二鸟”的治疗方案。7月21日上午,陈伟良与该院胸外科陈炬教授团队的副教授陈柏深联手,通过一次手术为阿华解决两个难题。

 

恶性肿瘤切除后竟又复发

阿华17年前不幸罹患鼻咽癌,在外院接受放化疗后,鼻咽癌得到了根治。但因为放疗的影响,阿华的右侧下颌骨发生恶变,出现放射诱导的骨肉瘤。这种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很容易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预后很不乐观。

阿华几经辗转,最后因为了解到陈伟良一篇关于鼻咽癌诱导的放射性骨肉瘤治疗的SCI文章,所以前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寻求帮助。陈伟良及其团队为其制定好了治疗计划,于去年12月8日为其完整切除了右侧下颌骨的肿瘤并修复了外形。

出院后阿华定期复诊,但噩耗还是来了。经过全身的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发现,阿华原来做手术的地方再次长出了一个小结节,考虑是肿瘤的复发;同时还发现右上肺也有一个结节,考虑是转移瘤。得知这个结果后,陈伟良鼓励阿华积极展开下一步的治疗。

 

一次手术解决两个难题

陈伟良介绍,阿华术区的复发灶和肺部的转移灶都比较局限,手术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个手术需要口腔颌面外科和胸外科共同完成。为了减少阿华的手术创伤和全麻风险,陈伟良决定联合胸外科一起,通过共同手术,为阿华一次性解决难题。

决定好治疗方案后,团队立马为阿华联系了胸外科进行胸部穿刺定位,精准定位转移瘤的位置,为同期手术做好充足的准备。

7月21日早上7:30,阿华被送进手术室。右侧下颌骨的复发灶由陈伟良团队切除,胸部的转移灶由陈柏深团队在胸腔镜的辅助下切除。整个手术过程在口腔颌面外科和胸外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按计划顺利完成。

原本需要两次全麻才能完成的手术,在陈伟良和陈柏深的合作下,一次就完成了,减轻了阿华的痛苦也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阿华恢复良好,术后第四天就顺利出院。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趋势

陈伟良介绍,肿瘤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复杂,除了原发灶的病情以外,很多患者都有局部或者远处的转移。在病灶可控的情况下,局部及转移病灶均需治疗,同期手术才能取得最佳疗效,这也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具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实力。

“纵观国内外医疗界,综合治疗、多学科协作、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具备多学科综合治疗实力,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陈伟良提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顺应时代发展,以多学科联合治疗的理念为无数患者解决了难题。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钟哲、饶应洁(实习生)

【通讯员】张阳、黄睿、洪磊

 

点击阅读原文:

南方日报(下巴肿瘤复发还转移到肺部,医生“一石二鸟”让他少挨一刀)

南方都市报(癌肿同步转移到下巴和肺,专家联手一次手术摘掉俩肿瘤)

医联媒体(下巴和肺部都长出肿瘤,多学科医生联合手术一次解决两个难题)

39健康网(下巴和肺部都长出肿瘤,多学科医生联合手术“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