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心抗疫守护健康,立足岗位共促发展——我院统一战线成员先进事迹
近日,院党委组织党员院领导分别深入统一战线成员代表岗位开展慰问与谈心谈话活动。领导们向统一战线成员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认真听取民主党派成员参加所在党派组织生活情况,虚心向统一战线成员征求对医院党委以及医院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
我院党委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统战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院党委坚持党员院领导联系统一战线成员制度,设立党委统战科,建立统一战线沟通群,定期举行党外人士座谈会,认真听取党外人士对医院发展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批批党外人士牢记初心使命,默默奉献,立足岗位建功业、展风采,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感人故事。
一、抗疫战场并肩作战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来势汹汹,各岗位上的统一战线成员在医院党政领导统一部署下,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梁瑞韵、孙侃等民主党派成员挺身而出,逆行驰援武汉。

图1:梁瑞韵(左)、孙侃(右)在隔离病房工作
我院党外人士、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江山平教授首先提出磷酸氯喹治疗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方案,被纳入国家卫健委第六、七、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是广东省科技抗疫工作亮点之一。

图2: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江山平教授在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疫情突起,防护物资奇缺,危难时刻,台盟盟员、设备科科长黄铿领导设备科组织生产口罩,及时储备各种救灾物资,有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许许多多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或自掏腰包捐献防护物资,或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为医院捐献防护用品。

图3:设备科齐心协力保障全院医疗物资供应
2021年5月下旬到6月,时隔一年多后,抗疫一线战场转移到了广州“家”门前。一批批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与到医院的核酸采样队伍,深入广州各校园、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咽拭子采集工作,以实际行动护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民盟中山大学北总支副主委、我院急诊科主任蒋龙元教授积极参与指导医院新冠肺炎监测、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和部署工作。5月26日凌晨,我院南院区发热门诊一位患者新冠肺炎核酸初筛阳性,在医院党政班子领导下,蒋龙元教授指挥南院区急诊科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经评估安全,南院区急诊仅临时封闭1天后便重新开展各项医疗工作,继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他还关注到疫情下特殊人群的情况及潜在风险,所撰写的《关于加强三无人员管控的议案》获得民盟广东省委员会采用,作为社情民意信息报送有关单位。

图4:蒋龙元主任给全院职工培训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相关知识
二、医教研岗位建功立业
2021年5月20日上午,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了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院长宋尔卫教授获得2020年广东省唯一一项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宋尔卫院士是广东省九三学社副主委,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在乳腺癌保乳治疗技术创新上颇有建树,提出的“改良腔周边缘活检法”与“改良整形保乳术”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成功率,大力推动了乳腺癌保乳手术在全国的推广。他带领团队结合临床进行应用基础和转化研究,尤其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学术成果。他提出了肿瘤生态学说的理论,推动了恶性肿瘤及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进展。其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图5:院长宋尔卫院士获得2020年广东省唯一一项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党外代表人士、肝胆外科主任陈亚进教授研究成果“复杂腹腔镜肝切除的技术改进及流程化研究推广”项目荣获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提高了复杂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质量和速度,促进了手术同质化、标准化、流程化,成为肝脏手术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
今年是我院关节外科成立10周年,在民革中山大学北总支委员、我院关节外科主任马若凡教授和民革附属第二医院支部主任委员、关节外科副主任许杰教授的带领下,关节外科从最初的3名医生、12张固定床位发展至现今8名医生、25张固定床位。当今的年手术量是关节外科成立初的5倍,其中标志性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从最初的每年60余例增长至现今每年近400例,增长率超过600%。
“我们要对教师这个职业怀有一颗敬畏心,不要固守自己的教学经验,一成不变,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中山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我院风湿内科主任戴冽教授今年荣获 “中山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从医从教三十载,她仍在不断更新讲课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图6:戴冽教授进行基于真实病例实战训练的TBL教学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我院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研究型医院排行榜中,连续5年进入全国前10名,最高列全国第4,入围全球第67名。这一突出的成绩离不开一批批归国加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如外科主任、乳腺肿瘤中心主任刘强教授、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尹东教授以及黄炳培、周一鸣等一大批青年科技“大咖”,他们心系祖国,胸怀科技报国梦想,云集医院,共同推动医院跻身全球研究型医院百强。

图7:我院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研究型医院排行榜中,连续5年进入全国前10名,最高列全国第4,入围全球第67名
三、在脱贫攻坚战场践行初心
2017年,民盟成员、中医科主任李建军教授作为我院第二批国家援藏医疗队队长率队从0到5000米海拔“生命禁区”——西藏仲巴县驻点帮扶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在雪域高原上,他们忍受着高反带来的缺氧、严重头痛等不适,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连续奋斗了100天,给藏族同胞带去了健康福音,手把手培养了一支“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的本地医疗队伍。

图8:李建军教授在仲巴

图9:谭剑平教授对口援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围产专科主任谭剑平教授是九三学社社员,2020年9月她开始为期一年半对口援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担任副院长、妇科主任。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来到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7度的乌鲁木齐帮助开展复发性流产、保胎、不孕不育各项业务。门诊、查房、病例讨论、组织业务学习,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她忙得不亦乐乎。在她的带领下,新疆五院妇产科已获批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1项和自治区科研基金2项。经她牵线,我院与新疆五院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2020年11月,九三学社社员、生殖中心张清学教授再次带领我院志愿队自掏腰包踏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参与为期五天的“康乃馨”女童健康助学计划。他还作为主编之一编写了《做女孩,超自在》科普小书,专门给凉山的青春期女生带去健康“悄悄话”。

图10:张清学教授在大凉山美撒乡进行入户调查
伟大时代呼唤统一战线成员爱国奉献、建功立业。我院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爱国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的愿景,在各个岗位、各个领域团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心手相牵,共筑逸仙梦。(文/图 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