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助力新“声”抵达!3岁患儿“听见春天”圆父亲遗愿
听女儿叫一声爸爸,是患有先天性内耳畸形小诺(化名)的父亲直到肝癌去世都未能实现的遗愿。所幸经辗转求医,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杨海弟教授团队和社会公益力量的多方助力下,小诺爸爸生前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
遗愿是女儿叫一声“爸爸”
小诺自出生便被诊断为先天性听力障碍,由于家庭经济问题,小诺一直没有机会接受手术,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尽管如此,小诺的爷爷奶奶、父母和哥哥姐姐仍努力用爱和温暖托举着她成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小诺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家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母亲独自承担起抚养三个年幼孩子的重任。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负债累累,爷爷奶奶年近70岁仍在家务农筹集药费。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父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的听力问题。“什么时候小诺才能听见声音,对我喊一声爸爸呢?”然而这个愿望直至父亲离世仍未能实现。
三方助力小诺重回有声世界
就在一家人陷入无助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得知了小诺的情况,马上联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为她申请“听见春天”医疗救助基金,筹集剩余的手术费用。
入院后,耳鼻喉科团队为小诺进行了详细的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小诺的听神经虽存在,但耳蜗却存在严重畸形,属于内耳共同腔畸形,这意味要将电极正确植入耳蜗需要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经科内及多学科讨论,结合严谨细致的术前检查,杨海弟教授为小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并顺利完成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监测显示双侧耳蜗的部分电极均反应良好,这意味着小诺距离步入有声世界更近了一步。
杨海弟教授及团队为小诺进行手术
“感谢杨海弟教授团队,感谢基金会和所有爱心人士,让孩子的世界终于有了声音,也让他爸爸的遗愿得以实现。”小诺母亲哽咽着说道。
术后慰问小诺并送上礼物
已有26名患儿“听见春天”
小诺手术的顺利实现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听见春天”医疗救助公益项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由社会热心企业于2023年6月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用于资助救治失聪和小耳畸形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帮助他们重回有声世界,资助标准为2.5万元/人。第一期22名获助儿童顺利康复出院。2025年4月爱心企业再捐50万设立“听见春天”第二期项目,目前已救助4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