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关于申报医科2015年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资助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科室:
根据学校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工作的有关部署和安排,学校决定进行医科2015年度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资助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本次项目申报启动四个专题领域,分别为:输入性病毒相关研究、精准医学与生物医学大数据、脑科学、干细胞与生物材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专题
(一)专题背景
根据面向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要求,本次项目申报设立了四个专题领域。全球化时代,病毒的扩散也进入全球化,输入性病毒是国家防控输入性传染病(如SARS、MERS、埃博拉)的关键,对此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精准医学与生物医学大数据、脑科学均是目前国家重点投入的前沿学术领域;干细胞与生物材料是各国政府、科技和企业界高度关注和大力投入的重要研究领域,是广东重大专项重点支持领域。
(二)研究目标
以培育团队,孵化项目,支撑平台为目标,通过项目支持,奠定研究基础,从而提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实力和水平,为国家需求的研究方向储备研究力量。
(三)研究内容
1. 专题一输入性病毒的相关研究
研究输入性传染病,包括正在其它国家或地区流行尚未输入我国的病毒性疾病,如埃博拉、马尔堡、登革热、尼帕,SARS,MERS等;研究病毒的流行特点和传播方式,病毒的结构与分型,预防性性疫苗的研发;研究病毒的主要致病机理,包括攻击的主要细胞及其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筛选有效的预防及治疗输入性传染病的候选药物,及病毒对现有药物的耐药机理。
特殊说明:国家已经通过重大专项等途径进行资助的常规传染病(如艾滋病,HCV,HBV,结核等)不属于此项目考虑范围。
2. 专题二精准医学与生物大数据
开展精准医学指导下的疾病筛查、诊断、治疗、预防和干预的相关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已有研究队列和资源库等,建设完善并可持续应用的生物医学标本资源库;发展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药物组等高通量检测技术;开发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工具或平台;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如公共资源数据中心及知识库的构建;生物医学大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开发等关键技术;针对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文本挖掘、超算或云计算技术、可视化工具、医学图像处理等关键技术;基于医疗、健康和生物数据的疾病风险评估、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的技术开发及应用。
3. 专题三脑科学
利用丰富的临床资源和良好的基础研究力量,推动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重点围绕脑科学与神经系统疾病开展前瞻性研究。
4. 专题四干细胞与生物材料
重点针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深入开展干细胞的多能性与功能分化、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与组织器官再生、干细胞与微环境相互关系,以及干细胞与疾病发生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二、申报条件
1. 申请人为我校年龄45岁以下(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岗科研人员,具有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和较高科研水平,学风优良,责任心强;
2. 申请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结合我校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围绕申报领域提出要解决的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或技术问题,推动该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3. 申请项目内容未获得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学校科研经费资助;
4. 申请人没有在研的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项目;
5. 申请人仔细阅读《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实施试行办法》文件(附件1)并填写申请书(附件2)。
三、组织及资助方式
1. 资助原则: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经费用于重大项目的前期培育。
2. 组织方式:自由申报,专家评审,择优资助。
3. 资助方式:资助强度为20万/项,执行期两年(从2015年9月开始),拨款经费须按计划使用。
四、申报流程
申请人填写《中山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申请书》(附件2),于8月21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我科邮箱,进行初审;审核无误后,双面打印,签字,连同附件(主持科研基金证明、代表性论著首页等证明材料),一式三份,于8月26日前报送科研科,逾时未收到材料视为放弃本次项目申报。
联系人:姚老师 联系电话:81332402 邮箱:syskyk02@163.com
附件: 1.《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实施试行办法》
科研科
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