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钉子扎脚险丧命,工友47天住院扛住重症破伤风
被工地钉子刺了一下,竟引发死亡率极高的重症破伤风!50岁的杨师傅全身僵硬无法动弹,经历了47天的救治才得以康复出院。专家提醒,不要忽视任何一道伤口,尤其污染风险大、创伤大而深的,一定要及时就医处理。
险象环生:一枚小钉子引发重症破伤风
杨师傅回忆道,当时在工地干活时被一枚不起眼的钉子刺伤了左脚,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小小的伤口竟会在一周后险些要了命。
那天清晨早餐时,杨师傅突然发现嘴巴不太灵活,逐渐发展至吞咽困难、脖子和双下肢关节僵硬动弹不得,由家人陪同前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急诊。经初步评估病情后,杨师傅被收入EICU二区进行进一步诊治。
“患者入院时出现张口受限,颈项及四肢关节处于强直状态,腹壁肌肉持续痉挛呈板状腹,额头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病情极其危重,属于重症破伤风。”该院EICU二区区长郑光辉副教授表示。
急诊科医疗团队立即启动危重症救治流程。在急诊科余涛主任指导下,治疗的第一步是从源头阻感染,为患者左脚彻底清创,用五种药物精准缓解肌肉痉挛,助其度过急性期。同时,团队及时为杨师傅注射了破伤风单抗与免疫球蛋白拦毒素,并通过经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行肺保护性通气。
生死拉锯:47天重症监护创救治奇迹
按照诊疗指南,重型破伤风患者通常需要在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畅通呼吸道。EICU团队经全面评估后作出了一个大胆而谨慎的决定:尝试在不切开气管的情况下救治患者。为此,团队予以24小时不间断的密切监护和即时干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启动肠内营养。护理团队紧密配合,提供特护与康复协助。
患者病情虽经历了感染、痉挛、出血“一波三折”,但最终好转,肌肉痉挛从频繁发作到完全控制,颈部及双下肢恢复自由活动,在入院第35天成功拔除气管导管,能自主进食。经过EICU二区40天的精心诊治以及急诊病区二区7天的序贯康复,患者最终顺利出院。
防重于治:第一时间伤口处理是关键
据了解,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每一次痉挛发作都可能导致呼吸暂停和缺氧,在没有现代医疗干预的情况下,死亡率接近100%。即便经过全力救治,全球死亡率仍高达50%。
“不要小看任何一道伤口,不要忽视任何一剂疫苗。”余涛主任提醒,破伤风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杨师傅的个案是对现代医学的极致考验,也是对每一个人的警示。
预防破伤风关键在于:
1.规范接种疫苗:
①婴幼儿应按照免疫程序完成3剂次百白破疫苗接种;
②成年人每10年可加强接种一剂破伤风疫苗;
③高风险人群(如户外工作者、农民、建筑工地施工者等)应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2.伤口正确处理:
①任何伤口都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
②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
③高风险伤口处理:对于被泥土、粪便污染的伤口,穿刺伤、烧伤、挤压伤伤口,动物咬伤和人咬伤伤口,深而窄的伤口等,应立即就医评估,必要时尽快接种破伤风疫苗。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记者】江玲
点击阅读原文: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300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