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2015儿科高峰论坛暨儿科疑难难治性疾病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15-01-14

1月9日-1月11日,作为儿科的开年大作,在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支持下,我院儿科举办了省生物医学工程系列儿科第一次高峰论坛:2015儿科高峰论坛暨儿科疑难难治性疾病新进展学习班。本届论坛凸显了“整合医学”魅力,所有讲者均为国内或省内儿科学系列重点专科的领军人物,涵盖了呼吸、血液、心血管、消化、肾脏、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PICU(儿科重症监护)、神经、遗传代谢(分子诊断)与儿童保健(心理)等各大专科。

 

 

本次会议由我院儿科主任、省儿科学会主任委员方建培教授任大会主席,并有幸邀请到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儿科呼吸组组长、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申昆玲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消化组组长、广州妇女儿童中心副院长龚四堂教授等多位著名专家进行授课。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孙鸿涛秘书长到场致辞,广医一院陈福雄教授、南方医院黄为民教授、珠江医院王斌教授以及广州军区总医院马恒灏教授等担任大会主持,本次学习班吸引了省内外近300名学员参与盛会。

 

 

申昆玲教授与方建培教授分别作了《重视儿童肺血管疾病》与《小儿贫血的临床诊断思路》的精彩演讲。申教授高度赞扬了我省儿科医生周末不忘学习,并套用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顶天立地”,诠释了本次论坛的精髓:用最好的办法,最好的技术去早发现早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基本状态进行简单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大家为之耳目一新;方教授的贫血诊断思路,简洁明了,充分利用各方面诊疗技术、多角度的开放诊断思路让参会者受益良多;陈运彬教授的《NICU母乳喂养》新观点:母乳降低早产儿危重症危险度,母乳时间分泌表(产后第一天每次几滴-几毫升;第2-3天每次5-15ml;4-7天达500ml左右)让大家醍醐灌顶;龚四堂教授的儿童幽门螺杆菌诊疗指南跟成人区别对待,与淋巴瘤关系可能不大的观点让大家眼前一亮;于力教授的《肾脏诊治进展》与翟琼香教授的《免疫性脑炎诊治进展》的新理论让大家大开眼界;宋元宗教授的《Citrin缺陷病的分子诊断与管理》:换奶粉改变患儿一生的新观点,大家体会良多;肖昕教授的《小儿高氨酸血症的诊断与处理》,让大家惊叹于串联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的跨时代运用;王波教授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的儿科应用》:雾化激素有效药物颗粒为1-5um,使大家对“PM2.5”的危害有了进一步认识;吴婕翎教授的《儿童心理缺失—亲子互动疗法》,让大家体会到换位思考在儿童心理治疗的妙用。

 

 

本次儿科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使儿科医务工作者对儿科疑难病种的认识提高了,而且也让大家充分认识了生物医疗技术(如串联质谱与二代测序等)在临床诊疗中的突出作用。本次学习班与时俱进,为我省儿科医生(尤其是基层儿科医生)的疾病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儿科在同行中的影响力。(文/图 儿科  刘 勇 叶青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