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中科院院士、前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刘允怡教授前来南院区讲学

发布日期:2010-02-01

1217下午,应王捷副院长邀请,中科院院士、前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教授刘允怡教授前来南院区进行讲学交流。

当日下午,南院区12楼多功能讲学厅座无虚席,刘允怡院士针对我院普外科医生做了题为《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最新发展》的报告,向大家介绍了他认为有影响和较大发展的方面:门静脉局部栓塞、肝癌术前/术后辅助性治疗、射频代替部分肝切除作为治愈性治疗肝癌、肝癌降期后部分肝切除、原发性肝癌减容手术。这些目前国际上肝癌治疗的热点引起了与会医生的极大兴趣,他们踊跃提问,刘院士一一作答。关于教学医院如何发展、如何提高知名度的问题,刘院士认为医院需要提高治病的能力,目前国际上发展的趋势为微创(腔镜外科)以及大手术(如器官移植),我院应抓住这个契机,并且通过科研创新多做新手术。关于科研的问题,刘院士把科研分为临床科研和基础科研两个方面。临床科研立即可用,而基础科研则可以为研究者带来崇高的名誉,但成本高,而且应用时日久。两者皆有长短,医院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如何把基础科研转化为临床科研上。目前临床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经费不足,人才缺乏,而我院有很好的研究平台:研究生多、病例多,因此,我院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随后,普外科各专科主任向刘院士介绍相应学科的建设情况,刘超副教授和徐鋆耀博士分别汇报了各自所做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刘院士对这些的工作进行一一点评。他高屋建瓴、脚踏实地的见解极大地开拓了我院普外科医生的视野。会后,我院医生余兴未尽,争先恐后与刘院士交谈,纷纷表示,希望刘院士经常过来作学术报告,以提高自己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水平。

据悉,刘允怡院士是国际知名的肝胆胰外科专家,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肝移植中心和肝癌诊疗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以“肝段为本”的肝切除方法,即根据血液供应和胆管引流特征提出肝背扇区分为解剖亚区的概念,对肝癌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和劈裂性肝移植均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他统一了国际上在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的规划名称,率先应用钇90微粒为晚期肝癌治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并应用化疗、免疫联合治疗使不能切除的肝癌能以手术切除。(/南院区 朱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