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又将迎来乳腺癌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关注乳房,关注健康”,为了巩固患者对乳腺癌疾病的认识,乳腺外科苏逢锡教授带领科室医生于10月15日下午,在江湾大酒店开展名为“我还是我”的患者教育俱乐部活动。

当天下午,江湾大酒店五楼宴会A厅座无虚席,在苏逢锡教授宣布“我还是我”项目启动后,饶南燕副教授和金亮医生分别进行了题为《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和《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的讲座。到场的听众不是乳腺癌患者便是患者家属,都是苏逢锡教授的忠实粉丝,他们认真仔细地做笔记的样子,不亚于任何一个三好学生。饶南燕副教授从伦特朗的一副名画《沐浴的芭特叶巴》作为开场白,就患者普遍关心的治疗问题,详细讲述了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的优劣之处,并分析各种药物的适应人群,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方面,让老百姓有了初步的了解。饶教授讲课活泼生动,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针对性强,当中穿插历史故事和典型病例,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进行了腋窝清扫和放疗的患者通常要面临淋巴水肿,轻的会影响生活质量,重的会导致残废,金亮医生专门就此开了个讲座,在淋巴水肿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压力泵治疗、低水平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让听众们了解到淋巴水肿的治疗常识。
讲座之后继续的是医患互动环节,到场的听众提问非常踊跃。本应按时结束的活动,在苏逢锡教授作出会尽可能地满足在场患者要求的表示后,一拖再拖。苏逢锡、饶南燕、贾卫娟、朱李玲、金亮等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免费义诊和相关问题解答。

此次活动,参与的患者反应非常热烈,他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希望这个活动能够继续举办下去,为患者消除一些治疗过程中的误区。
据悉,此次“我还是我”乳腺癌教育俱乐部活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防癌抗癌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我还是我”的第一个“我”少了右上角的一点,第二个“我”右上角的那一点则变成乳腺癌的红丝带标记,意味着乳腺癌患者身体和心理经过治疗和关爱后,从患病状态转变为身心和谐、完满的健康状态。(文/南院区 朱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