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磊波
肝移植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广州好人
黄楷
擅长脉管炎,静脉曲张,人工动静脉瘘成形等血管疾病;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旁腺腺瘤,增生等疾病。 特长:脉管炎,静脉曲张,人工动静脉瘘成形等血管疾病;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旁腺腺瘤,增生等疾病。
梁伟强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肿瘤整形学组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整形分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整形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后一直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从事整形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曾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修复外科进修学习整形美容外科1年。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并参编等多本专科书籍。 主要研究方向: 1)擅长黑痣及其余体表良恶性肿瘤的
刘超
刘超,肝胆胰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和肝移植学科带头人。获中国和德国双医学博士学位,擅长肝门部胆管癌、肝移植、巨大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系统先天性畸形、门静脉高压症、急慢性胰腺炎等肝胆胰疾患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复杂肝胆胰手术和肝移植手术。目前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
郑俊猛
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澳门特区政府注册医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擅长各种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临床应用,心肺移植手术和其他心脏大血管外科常见体外循环下手术(如瓣膜置换术,瓣膜成形术,房颤射频消融迷宫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先天性心脏病的纠治手术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术后患者生存率高,治疗效果满意。郑俊猛主任医师是中国卫生部第一批认证的具有心脏移植资质的医师,也是国内少数同时获得心脏移植资质和肺移植资质的医师之一
林浩铭
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微创与综合治疗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胰腺疾病分会青年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循证医学学组委员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器官移植协会青年委员 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肝胆胰系统各类疾患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胰腺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曾多次在全国及华南地区腹腔镜手术技能比赛中获奖,在肝胆胰疾病微创外科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邓小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肝胆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小儿微创外科协会会员。
擅长先天性巨结肠、胆道闭锁、胆管囊肿和先天性肾积水、隐睾等小儿消化系、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的微创手术以及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和畸胎瘤等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精准外科治疗,对儿童血液病脾肿大、血管瘤、疝、隐匿型阴茎和尿道下裂等治疗亦具有丰富的经验。
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刘建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门静脉高压症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胰腺疾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常委、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肝病学会常委。《门静脉高压症理论与实践》主编,《门静脉高压症现代治疗学》副主编。擅长原发性肝癌,特别是巨大肝癌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并擅长门静脉高压症、胆管癌,胆囊癌,各种复杂的胆管结石,胰腺的良恶性肿瘤、胃肠道肿瘤的精准外科手术。并对各种类型的肝脏移植有深入研究,已在国内外各种知名剘刊发表论著1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16项。 主持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原发性肝癌中应用的实验与临
张锐
德国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胆胰外科主任医师。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西德肿瘤中心)。从事临床工作10年余, 擅长肝胆胰良恶性肿瘤和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Oncogenesis》、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3.5,累计影响因子大于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张金明
近20多年来,整形外科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在美容整形、创面修复、尿道下裂、疤痕和干细胞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从住院患者数量、手术难度、覆盖范围等均位于国内省内领先水平。张金明教授为本院整形外科创始人,经过近20年的努力,本院整形外科取得了丰硕成果。曾获国家、部、省厅、校级课题多项。2002年在国内外首创发明应用腹直肌-后鞘-腹膜复合瓣再造颈段食道缺损,2003年在国内外首先应用腹直肌-后鞘-腹膜复合瓣再造肿瘤术后舌缺损。在国内外期刊上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1)眼部美容整形(双眼皮与失败修复、内眼角成型、祛眼袋、切眉提眉、上睑下垂矫正、眼部综合年轻化);
华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目前任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心胸外科党支部书记。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委员、欧洲心胸外科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曾多次赴法国、瑞典及英国牛津大学心脏外科临床进修学习,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等心脏外科疾病的外科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成功抢救心肌梗死、重症瓣膜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夹层动脉瘤等危重症患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
唐启彬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毕业。从事医学临床工作近20年,对肝门部胆管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以及微创治疗有丰富经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金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社会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信息传播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肿瘤学组组员兼秘书
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专家委员会 医学专家会员
李文滨
肝胆胰外科博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精准治疗,以及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癌,胰腺癌等肝胆胰外科良恶性疾病有深入的研究,特别专注于重症胰腺炎的多学科MDT综合治疗,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作为我院肝胆胰外科专业领域主要专家参加院内外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
具有机器人手术主刀资质,掌握肝胆胰外科各种微创诊疗手术技术,对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及腹腔镜进行各种肝胆胰外科手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兼任中国外科医师协会机器人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血管病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
卢献平
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一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从事核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到法国巴黎学习SPECT操作及诊断技术,1992年北京阜外医院学习心血管核医学诊断技术,2002年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核医学会物理学组成员,广东省辐射防护学会委员,广东省和广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皮肤血管瘤及疤痕的诊断与治疗。参与国家、卫生部、省科技厅、省卫生厅、中山大学等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多项,发表学术60多篇,参编著作3部。曾获省卫生厅、广州市科委、广东省科科技进步奖。对核素诊断及治疗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以及治疗皮肤血管瘤、疤痕增生
刘强
外科主任;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执行副院长;乳腺肿瘤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
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先后任哈佛大学Dana Farber 癌症中心博士后及讲师,2011年以中山大学 “ 百人计划 ” 引进回国。
长期从事乳腺肿瘤临床及科研工作,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尤其高难度保乳手术和疑难乳腺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国自然重点项目和973课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七十多篇SCI论文,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演讲。率先开展液体活检和联合免疫治疗
姚和瑞
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后任主任委员);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乳腺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等。承担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包括重点支持项目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教育部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均为第二完成人)。主办广东省乳腺癌ASCO会后会及广东省肿瘤转移大会。入选2015-2018年度岭南名医录。从事乳腺癌、
李顺荣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乳腺肿瘤医学中心外科第4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病分会委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2017年在Las Vegas的ASBS年会上展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灌洗治疗Poster。擅长外科高难手术。对于四期转移性乳腺癌的规范系统治疗,局部不可手术病灶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多重耐药性乳腺癌综合治疗有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乳腺癌诊断:曾为乳腺诊断部负责人,熟悉各种影像诊断及活检技术;乳房整形:乳头矫正,缩乳术,提乳术,各种入路的隆胸手术;乳腺癌手术:保乳术,各种根治术,包括各种高难度乳腺癌手术及切除后修复;乳腺重建术:假体植入重建,带蒂肌皮
吴畏
乳腺外科副主任;全科医学科一科副主任;乳腺腔镜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对乳腺良性纤维瘤、乳头溢液、乳腺炎的综合治疗、乳腺癌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对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有丰富经验,对复发、难治性乳腺癌有较深体会与经验。
陈凯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任深汕院区(深汕中心医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毕业,美国Johns Hopkins Hospital访问学者,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专科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病整形修复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曾获美国SABCS:AACR International Grant;韩国GBCC:Susan G. Komen Scholarship等,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Cancer Commun等杂志,
宋尔卫
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
主要成就:
多年来坚持临床一线工作,是国内首批开展乳腺癌根治性保乳手术的外科医生之一,其主编的《乳腺癌保乳治疗》等论著为乳癌保乳治疗在全国推广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引。在此基础上他结合临床进行应用基础和转化研究,尤其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学术成果,并提出肿瘤生态学说、肿瘤干细胞拟态学说及效应免疫细胞布控的新概念,奠定了肿瘤生态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共计发表SCI论文176篇,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