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参考】男婴一出生脑后竟长“尾巴”,专家提醒或因孕妈没补够叶酸
2018-04-10
广东潮汕一名新生男婴后脑勺上竟然长出一个 “小尾巴”,约小拇指大小。令家长担忧的是,“小尾巴”在孩子出生后竟然慢慢变大。2月24日下午,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颅脑肿瘤专科获悉,这名宝宝在出生十天时顺利接受手术,成功“甩掉尾巴”,目前恢复情况良好。后脑勺长“尾” 实因脑袋有裂缝“医生,我儿子后脑勺上长的是什么怪东西?!请您救救他!”春节前,一位年轻的潮汕父亲小丁,抱着出生仅7天的宝宝冲进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邓跃飞主任医师的
【搜狐新闻】节日养生|腊八喝粥,这几类人讲究多!
2018-04-10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腊八节”。在腊八节吃腊八粥,作为一种民间风俗,用以祭祀祖先、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冬季寒冷干燥,食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营养又美味。里面含有的各种粗粮、豆类、坚果、种籽、水果干等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多种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这些食材几乎都有自己的保健作用,对于青少年强身健体或者中老年人控制血糖、血脂等都有帮
【信息时报】腊八粥应该怎样吃?专家告诉你
2018-04-10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写的《粥谱》中称腊八粥能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专家指出,腊八粥不仅可以在腊八节当天食用,平时也可以把这道养生美食摆上餐桌。对于不同的人,腊八粥的吃法亦各有不同。可以经常吃 主食多样化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林秀红表示,腊八粥含有各种粗粮、豆类、坚果、种籽、水果干等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多种膳食纤维和抗
【健康报】腊八食粥,这5类人享有定制个性化“粥谱”
2018-04-10
今天是腊八节,喝腊八粥是百姓过节不可或缺的“节目”之一。腊八粥为中国节令小吃,其味多样,清香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疗佳品。制作腊八粥主要是选用谷物类和豆类做原料,其中粳米、糯米、薏米赤小豆、花生豆、核桃仁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粳米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赤小豆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花生豆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的
【健康有约】中国人全年最重要的一顿饭,该怎么上菜?营养专家帮你策划
2018-04-10
中国人全年最重要的一顿饭,莫过于除夕晚上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丰盛的美味佳肴摆满一桌,全家老小围坐桌旁闲谈家常,心头的幸福感真是难以言喻。一桌营养的年夜饭,该如何吃得健康、吃得精致?有约君近日请教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主治医师林秀红。原来,年夜饭搭配要讲究三条健康法则。年夜饭健康法则1营养均衡,粗细搭配陈超刚指出,年夜饭中的主食(粮谷类)往往容易被忽视掉,人们常常用碳酸饮料和肉类来实现饱腹感,却忘记了主食的摄入。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而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主食中含有大量淀粉,进入肝脏之后转化为糖,既可以供给能量,还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如果喝酒,最好
【羊城晚报】患感冒!猛跳绳!骤昏倒!直升机穿梭广州与阳江救回心跳三停少女一命
2018-04-10
1月26日,身患感冒的她在跳绳时突然倒地不醒,之后竟发生三次心脏骤停!14岁阳江少女小黄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历经这样一场“生死劫难”。所幸,每一次心脏骤停,她都幸运地被抢救回来。2月1日,还需靠ECMO(体外膜肺氧合)循环支持生命的小黄在直升机的运送下,从阳江市飞抵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历时60分钟,这是该院首例停靠院内的“紧急空中生命救援”。“其实在国外,空中急救转运很常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表示,“以后大型三甲医院应该都会配备空中转运设备,以后可能成为大医院的‘常规武器
【羊城派】一场感冒竟致三次心脏骤停?14岁少女由直升机转运至广州急救
2018-04-10
上周五(1月26日),身患感冒的她在课间跳绳后突然倒地不醒,之后竟发生三次心脏骤停!14岁阳江少女小黄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历经这样一场“生死劫难”。所幸,每一次心脏骤停,她都被幸运地抢救回来。2月1日,还需靠ECMO(体外膜肺氧合)循环支持生命的小黄在直升机的运送下,从阳江市人民医院飞抵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历时60分钟,这是该院首例停靠院内的“紧急空中生命救援”。接下来,这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的患者将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进一步的综合治疗。(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感冒后突然倒地 三次心脏骤停
【羊城晚报】心衰女孩多器官衰竭39名医务人员献血
2018-04-10
2月1日,羊城晚报曾报道阳江14岁心衰女孩小黄在直升机“空中急救转运”的帮助下,飞越230公里得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救治(详见羊城晚报昨日A8版)。如今,生命接力仍在持续。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介绍,小黄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继续输注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为了抢救孩子,2月1日,该院深夜紧急联系广州市血液中心到医院开展献血活动,并向职工发出了献血倡议书。昨日上午,该院39名职工参与了献血,血量达10900ml,为接下来抢救小黄创造了条件。昨日上午,重症医学科、心脏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的17位专家对小黄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宋尔卫表示,下一步
【城事特搜】生死时速!直升机转运阳江14岁病危少女,1小时抵达广州!
2018-04-10
眼前这位泣不成声的女士,是自阳江14岁患者小黄的姨妈。6天前,感冒了几天的小黄,在一次剧烈运动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过心肺复苏后,送至当地的县级人民医院。其后又出现了两次心跳呼吸骤停,经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随即转院至阳江市人民医院。患者家属表示,真的没有想到一次感冒,就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因一度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慢等危急情况,阳江市人民医院联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请求技术支援。当天晚上,医生就连夜赶到阳江,4个人带着几个人,启动了最先进的机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安装了机器之后,小黄的“循环”
【健康养生周刊】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福音”:不用开胸,微创能换瓣
2018-04-10
主动脉瓣狭窄是最严重的心脏病之一,出现症状后,平均生存时间仅为3年左右,在老年人中进展更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景峰教授和该科主任医师聂如琼教授指出,传统上,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只能接受创伤大、恢复慢的开胸外科手术来有效治疗。不过,现在已经有了通过微创换瓣的新手段——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主窄”老翁十载愁,“TAVR”助功一朝解早在11年前,当时63岁的郭先生即被发现患有“主动脉瓣狭窄”。这些年来,郭先生无数次就医,经过多种药物治疗,但病情仍在进展。曾有医生建议郭先生
【健康养生周刊】腊八粥营养学问大不同人群要施材巧搭配
2018-04-10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腊八节”。在腊八节吃腊八粥,作为一种民间风俗,用以祭祀祖先、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的食材都具有保健作用冬季寒冷干燥,食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营养又美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林秀红介绍,腊八粥里面含有的各种粗粮、豆类、坚果、种籽、水果干等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多种膳食纤维和抗氧化
【广州参考】以为“颈椎痛”?竟已脑中风!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专利”
2017-11-22
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口歪眼斜、手足麻木、瘫痪在床甚至突然死亡……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又称“中风”),平均每21秒就有一人因脑卒中死亡,存活者当中有四分之三留有残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举行的“世界脑卒中日”义诊现场发现,有些患者因颈椎剧痛或其他原因就诊,却意外发现自己出现了脑梗死。专家强调,脑卒中具有遗传倾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颈动脉狭窄等人群更易中招,气候变化、过度疲劳、饮食不节、抽烟酗酒等也是脑卒中的诱发因素。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工作压力
【人民日报】学报告,找准人生大舞台(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回访十九大代表)
2017-11-22
“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让小梦汇成大梦,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11月14日晚7时许,面对台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研究生与博士生们,党的十九大代表、孙逸仙纪念医院主任医师许可慰分享了参加十九大的经历与感受。这是他最近18天里的第十二场宣讲会。从北京回到广州的18天里,他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分秒必争地赶往中大各校区、各医院宣讲十九大精神。“我现在是掐着秒过日子,工作再忙也要腾出时间做准备,完成好每一场宣讲。”宣讲当天,许可慰看完专家门诊又做了3台手术。直到傍晚6点半,没歇一口气的他换上衣服径直前往宣讲会场。在那里,100多名医学院的研究生正等着
【南方日报】“互联网+”产检救回胎儿一命!远程胎监及时发现险情
2017-10-19
9月3日凌晨1点19分,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手术室,一个五斤七两红润活泼的男宝宝呱呱坠地,哭声嘹亮。躺在手术床上的黄女士不禁流下了泪水:“谢谢医生们救了宝宝一命。” 多次试管婴儿失败的黄女士好不容易再成功妊娠,但这个夜晚,她的孩子在宫内缺氧,万分惊险。最后能与死神擦身而过,多亏了产科对晚孕期高危产妇采取的“互联网+”产检模式,产妇在家监测宝宝胎心,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险情。 孕途坎坷好不容易怀上珍贵儿 黄女士多年不孕,2014年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共做了三次试管婴儿,但前两次都在中途失败。 一家人并没有放弃。2017年,黄女士在
【大粤网】广州8岁小男孩撑着雨伞从4楼跳下当场昏迷不醒
2017-10-19
来自湖南在广州务工的刘先生、程女士家 8 岁的小男孩乐乐(化名),平时活泼好动、聪明可爱,这一家本是个幸福开心的家庭。祸从天降!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今年 7 月暑假刚开始,乐乐邀约了一帮小朋友在家玩耍并模仿《熊出没》中的情节,从家中找到一把雨伞,然后背起书包撑开伞从 4 楼 " 飞 " 下去,落到 2 楼平台摔成重伤昏迷不醒,呼叫 120 及时送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经神经内外科医生紧急会诊后行头颅 CT 检查,CT 结果显示:颅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没有手术指征,只能保守治疗。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病区住院一个多月,经医护人员系统、精心的治疗护理下
【今日头条】粤首例使用ClutchCutter电剪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获得成功
2017-10-19
2017年9月26日晚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㼆副主任医师及赖宇主治医师为63岁的蔡先生进行了肠镜下直肠肿物黏膜下剥离术,这是广东省第一例使用Clutch Cutter电剪刀(又名“一次性使用剪刀钳”)进行内镜直肠肿物黏膜下剥离术。 患者直肠肿物伴低级别肠上皮内瘤变需要手术 2016年2月,蔡先生开始出现下腹部隐痛、腹泻,由于各种原因,2016年7月才在当地医院做肠镜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2016年8月,蔡先生慕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并做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病理提示为“吻合口近端、远
【家庭医生在线】一颗小结石吃偏方后塞满整个肾微创取石仅留铅笔粗细伤口
2017-10-17
近日,53岁的曾先生的肾脏被查出已经被石头塞满了!其实,早在3年前的单位体检中,曾先生就通过做B超得知右肾长了一颗大小约1.5cm的结石,因为没有腰痛、血尿等现象,曾先生就没当回事,也没找专科医生就诊。后来,他从亲朋好友处打听到偏方,吃了一段时间偏方后,曾先生感觉身体还不错,也就不再复查结石的情况。直至今年4月,曾先生开始反复出现右侧腰部酸胀,还伴有尿频尿急的症状,情急之下便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医生为他安排B超并拍片检查右肾的情况才得知,原来的那颗小石头已经不知不觉长大,现已基本上塞满了整个肾脏集合系统!于是,曾先生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辗转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微创方法清除结石
【中新网】专家:男性也需要做乳腺癌基因监测
2017-10-17
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通过BRCA(BREAST CANCER,乳腺癌基因)检测来评估患癌风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教授欧阳能太24日向记者介绍,由于基因的突变性,男性同样也需要做BRCA基因检测。 2013年,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自己携带BRCA1基因突变,由于有患癌的家族史,她决定进行预防性乳腺切除。2年后,她再次接受手术摘除了卵巢和输卵管,并将这一经历公之于众,引起了全球对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检测的关注。 据介绍,乳腺癌基因(BRCA)由BRCA1与BRCA2组成,统称为BRCA1/2基因。正常情况下,BRCA1/2属于抑
转发关于征求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第三期项目申报指南意见的通知
2015-08-25
各科室:接广州市科创委通知,近期对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第三期项目申报指南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相关通知转发如下。请各科室在2015年8月27日上午12:00前将意见汇总发送至我科邮箱。逾期未提交相关意见的,视作无效。科研科:姚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81332402邮 箱:syskyk02@163.com科研科 2015年8月25日关于征求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三期项目申报指南意见的通知新闻来源: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时间:2015-08-25 09:54:20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我市设立了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并已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一期、二期项目。为做好重大专
【新快报】他一生“扮演”的三个角色都成了后人的财富
2017-09-30
“师傅,您去哪了?您那熟悉的电话铃声又响起了……” 可这个号码于9月17日清晨5:05起,便再也无人接听。区庆嘉逝世,享年81岁。 25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区庆嘉追思会上,他生前最喜欢的《Love me tender》循环播放。他的弟子陈涛吟诵了一首1179个字的自由诗《师傅,您去哪了?》顿时,区庆嘉的夫人陈文清及一众学生还有病人代表们黯然落泪。 他们的眼泪,是对这位奋战在外科一线手术台上的专家,最深情的缅怀。 区庆嘉,1960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在随后的57年里,他用自己的睿智与执着,饰演着自己人生的三种重要角色,分别是医生、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