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委书记,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房颤中心现场认证秘书,医院房颤中心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青年医师专业组成员,中国大湾区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医教研工作多年,对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一定的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东省及广州市课题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多篇。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诊治,尤其是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疗工作近20年。主持广东省科技基金及中山大学校内基金,参与国内外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诊治,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社会任职: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心电学与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起博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青年专业组成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专业与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胸外科副主任。张惠忠教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在我院胸外科工作30多年,一直专注于肺部肿瘤和食管肿瘤的临床治疗,精通各类肺部和食管疾病的微创和开放手术,在综合治疗肺癌和食癌方面具有深厚造诣,是我省著名的资深胸外科专家。他率先采用手术为主,结合化放疗、生物免疫、基因靶向和中医药等方法综合医治肺癌和食管癌,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明显提高肺癌和食管癌患者的治愈率,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张惠忠教授获得《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等荣誉称号,担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
胸部肿瘤外科和胸腔镜微创外科资深专家,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博士学位,瑞典LINKOPING大学心肺中心和美国INDIANA大学医学部访问学者,从事心胸外科医、教、研30余年。现任心胸外科副主任。 特长:气管肿瘤、周围型及中央型肺癌、局部晚期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胸壁肿瘤、食管间质瘤、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重症肌无力、先天性食管闭锁、漏斗胸、鸡胸、肺大泡、手汗症等。
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院),1999-2002年于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肺癌、食管癌、重症肌无力、纵膈肿瘤、胸腔巨大肿瘤、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支气管扩张、肺大疱、漏斗胸、手汗症等疾病的外科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对胸腔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基因靶向治疗有较深的研究。特别擅长微创胸腔镜手术,包括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单孔/单操作孔)、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胸腔镜扩大范围胸腺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发表高水
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1年进入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2011年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胸外科工作,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科学研究项目,共发表SCI文章10余篇,在医教研多方面工作成绩突出。
特长:擅长肺癌、食管肿瘤、纵隔肿瘤、贲门失弛缓症、支气管扩张、肺大疱、漏斗胸、手汗症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在肺癌和食管癌术后的辅助化疗,以及胸部恶性肿瘤的基因检测与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有较深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及移植组学成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各种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曾在德国汉诺威医学院进修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血液病及风湿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1976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血液科内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曾任:血液内科主任,广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分会第4、5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第6、7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现任: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分会顾问、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顾问、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
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团队项目基金、广东省重点项目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
李建军,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疑难重症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工作。尤其应用经方治疗乳腺癌、肺癌、鼻咽癌、胃癌、直肠癌、肝癌、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及疑难杂症经验丰富、疗效显著。2016年获广东省“最美中医”称号(共50人)。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癌症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在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及前期药物研发,主要关注:1)肠菌及其代谢产物对糖尿病的调控;2)筛选小分子化合物作为糖尿病防治的前期药物。
论文以通讯或一作发表在Cell Metabolism(2篇)、Molecular Cell、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Nature Communications和The FASEB Jour
2017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Nat. Cell Bio., Blood, J. Hematol. Oncol., Adv. Sci., PNAS, Mol. Cell, eLife等高影响力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主持国自然青年、面上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专项及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等项目。研究方向:利用小鼠及斑马鱼模型研究微环境对正常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造血重建能力的调控作用和机制,以及白血病状态下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影响。
联系方式:jianglj7@mail.sysu.edu.cn
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危重病的诊治,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治,熟悉消化内镜(胃、肠镜和胶囊内镜)的操作,以及内镜下息肉摘除、内镜下注射止血、曲张静脉套扎、EMR等内镜下治疗。本人长期从事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IF值>15分1篇,IF>6分1篇。主持国家级基金2项、省级基金项目4项、厅局级基金项目1项。授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消化系统药源性疾病》。社会兼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胶囊内镜和肠病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镜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青
詹俊,内科副主任 ,消化肝病专科主任,内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三级教授 、二级主任医师。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药肝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身疾病分会常委,广东省委干部保健专家。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我院2003年SARS抢救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救治近百位患者中,仅一例不成功,康复者无一例有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已在国内相关的医学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SCI 9篇。参编专著5部;已承担省科委课题四项;多次承担国家级临床药物试验。每年完成各级临床医师继续教育及培训工作多项;获中国医师协会2016年“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国家级荣誉称
刘品明教授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工作逾30年,侧重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领域及心血管病的介入性诊断治疗工作。现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心血管介入诊疗考试考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等。 刘品明教授近年来在冠心病暨其他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及防治方面的取得了系列成果,发表多篇SCI及中文期刊论文,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年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30余年,被评为广州实力中青年医师,长期致力于心力衰竭、冠心病、血脂异常、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血脂异常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院医工融合部主任及临床试验设计部副主任,心内科起搏与心电生理实验室主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Temple University国家教育部高级出国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肌逆重构的病理机制研究,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基因诊断,担任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R
朱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急诊外科区长;擅长创伤外科、创面修复和急腹症的治疗;兼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第一届烧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重症创伤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任职;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杂志发表30余篇SCI及中文专业文章。
专业方向为妇科肿瘤的防治。 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15年,对于妇科良恶性疾病诊治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开腹、腹腔镜、宫腔镜及阴式手术,能独立开展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及妇科恶性肿瘤的三、四级手术。擅长妇科肿瘤的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负责妇科肿瘤专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对于乳腺肿瘤相关妇科问题的处理诊治经验丰富。
长期在肾内科临床工作,擅长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衰竭及狼疮肾炎等诊治,熟练掌握肾活检技术。
李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委会秘书。2009年中山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赴美国学术交流一年,2015年赴澳大利亚学术交流一年。主要致力于肿瘤放化疗后神经损伤的诊治。主编论著一部,参编论著三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多项。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内镜分会青年专业组副组长 中国医促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生育力保护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文版妇科肿瘤专刊编委会青年编委 逸仙妇瘤诊疗规范丛书之《妇科肿瘤诊治流程》 主编 师从全国著名妇科肿瘤专家、手术专家林仲秋教授,熟悉掌握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宫颈癌、卵巢癌和内膜癌的诊治。擅长腹式与腹腔镜(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