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南方日报•南方plus】“三伏天灸”即将开始,不过这七类人可不能贴…

发布日期:2017-07-25

  深受老广们欢迎的三伏天灸贴药即将开始了。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了解到,今年三伏天灸贴药将于2017年7月2日开始。贴“三伏灸”之前该注意些什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针灸专科副主任医师易伟民提醒,有7类人群不能贴“三伏灸”!

 

  三伏贴药可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伏灸”又称三伏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保健疗法。根据“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理论,于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特定(自制)的中药敷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三伏灸”主要适应者大多为老年人和儿童,对治疗常年反复感冒、鼻炎、支气管哮喘、风湿骨病、肠胃功能紊乱等疾病有积极的效果。

  为什么要选择三伏天进行贴药?易伟民介绍,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此时阴气萌生,就意味着阴气将一天天增加,阳气将一天天减弱。对于冬季患病的人来说,在“三伏”贴药可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伏天往往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最为活跃,人体皮肤松弛,毛孔扩张,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使药物直达患处,从而充分发挥强壮阳气,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贴敷时,是要“发疱”,还是不要“发疱”?易伟民介绍,现代临床医学已不主张天灸“发疱”。因为即使不损伤皮肤,也能维持一个较长的作用时间,而发疱后如果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引起皮肤感染,留下疤痕。发疱也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不舒适且容易污染衣物。只要皮肤充血、潮红即达到治疗效果。

 

  天灸贴药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1.贴敷当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

  2.贴敷当天禁食生冷、油腻、过咸、辛辣食物,特别是不要喝冷饮和吃冰镇食物。

  3.贴敷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4.贴敷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严重者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发泡时搽烫伤软膏或前往医院处理,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及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

  5.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

  6.天灸贴药治疗应坚持(每年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均要贴药,中途不要间断),对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

  7.天灸禁忌人群:①孕妇及婴儿;②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③强过敏体质者; ④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⑤疾病发作期(如发烧、关节红肿热痛等)的病人;⑥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⑦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天灸贴药的治疗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运动系统痛证: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儿科疾病:调节免疫、增强体质、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症等。

 

  天灸贴药信息 

  贴药地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A区一楼挂号大厅

  贴药科室:中医针灸科

  咨询电话:020-81332106 

  三伏天灸贴药时间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

  伏前:2017年7月02日 农历六月初九 周日

  初伏:2017年7月12日 农历六月十九 周三

  中伏:2017年7月22日 农历六月廿九 周六

  加强:2017年8月01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周二

  末伏:2017年8月11日 农历闰六月二十 周五

 

  温馨提示: 

  1.天灸日当日贴药效果最好。

  2.前往贴药时尽量穿宽松衣服,女士避免穿连衣裙、连体衣和紧身长裤,建议男士穿休闲装束。

  【采写】南方+记者 李秀婷  【通讯员】林伟吟 刘文琴 【校对】符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