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广州日报】“健康大讲堂”走进我院连载报道

发布日期:2012-12-02

【广州日报】糖尿病药物可治愈?骗人

来源:【广州日报】  2012-11-29  A20

/记者 任珊珊、何瑞琪   通讯员 王海芳  /记者莫伟浓

                                  

本报健康大讲堂关注糖尿病防控引追捧,读者大喊要赶飞机抢到提问机会

  吃药可以治愈糖尿病?常喝番木瓜奶能治疗糖尿病?糖尿病防治专家昨天指出,鼓吹糖尿病可治愈纯属骗钱,糖友勿听信虚假广告的忽悠,掏出养老金买神药,而应寻求通过正规药物和饮食等手段来控制病情。

  

二百座位大厅挤满糖友

  昨天上午,广州日报健康大讲堂走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严励教授、内分泌内科副主任李焱教授和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超刚副教授,分别从秋冬护足、识别虚假治疗广告、饮食调理三大最受糖友关注的话题,向听众开讲秋冬如何科学控糖。

  讲座开始前四十分钟,大厅里200多个座位已经坐满,还有听众络绎不绝地涌进大厅。工作人员不停地搬来凳子给听众加座。

  入场者除获得由医院提供的一份控糖礼品外,还领到了一张糖尿病问卷调查表,可以自测自己对正确的控糖知识了解多少。

  糖友一拥而上 围住专家提问

  健康大讲堂举办多年来,每次都将平时挂号一号难求的大专家请到读者面前,3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让听众如获至宝。会后的咨询环节,许多糖友一拥而上分头围住专家,有的拿着病历问诊,有的带来攒了多年的药盒,问专家这些控糖药物中哪个疗效最好,还有的大喊着我要赶飞机,才有幸挤到了人群最前头,抢到提问机会。

  当天来的读者绝大多数都是本报的多年粉丝。我家订阅《广州日报》已经20年,我很爱看保健版面,经常把上面的文章剪下来保存,平时照着做,家住前进路的谢阿姨说,自己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近两年餐前血糖经常超过上限,但餐后血糖正常,这次一看到有健康大讲堂的消息,一大早就冒雨赶来。年近八旬的丁伯伯患糖尿病近10年,我在《广州日报》和《老人报》上都看到这次讲座的消息,我家里的治疗书籍有厚厚一沓,想知道哪些防治知识是可以相信的。

  原本在中老年人中高发的糖尿病,如今将魔爪伸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现场也有年轻人替家人前来听讲,学习科学控糖。汪女士手持笔记,听得认真,记得更认真。我老公才35岁,刚刚体检出糖尿病,她说想了解糖尿病治疗和家居护理知识。而职员邱小姐是特意请假来替人在老家的母亲听讲。她的母亲患糖尿病多年,定期来广州打胰岛素,每次舟车劳顿十分辛苦。

 

 

  提防科普讲座” 要捂紧钱袋子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9.7%,患者队伍庞大。

  专家直言,患糖尿病多因吃出来,而治疗方面常走歧路。如今糖尿病治疗药物多,市场乱象丛生,时常有糖友上当受骗。李焱教授说,河源有多位糖友因出现肾衰竭前来就诊,原来这些糖友都服用了自称前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治糖秘方

  常见的虚假宣传多走先吓人,再骗人的套路,拿似是而非的防治理论来忽悠患者。李焱教授对骗子的常见伎俩剥皮拆骨:大肆鼓吹能治愈;外国机构来担保;拗口药名吓唬人;中药基因凑热闹……最近,有控糖药物自称根据中医基因图谱研制,这纯属没谱的事。李焱指出,糖友选择药物时要多个心眼:为何这么神奇的药物在大医院开不到?

  有些所谓的科普讲座面向老人,名为科普,实为卖药骗钱。如果不能识别讲座真假,我建议大家参加讲座时,只带10元的车票钱,他说,老病友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勿听信夸张宣传。

  糖友买鞋要在下午 试鞋别光脚

  糖尿病治疗是持久战,糖友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专家给出细致的建议。

  糖友要会挑鞋子,很多人因糖尿病足而脚溃烂,与穿错鞋有关。严励教授教糖友买鞋技巧:应在下午买鞋,因为这时脚会比较肿大,买的鞋子不会因偏紧而挤压脚趾。试鞋别光着脚,需穿着袜子,两只脚同时试穿。新鞋穿20~30分钟后应脱下检查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

糖尿病患者常怕喝水,以为会导致尿糖增多,其实是误解。陈超刚副教授指出,糖友别等口渴才喝水,建议每天喝八杯水,每杯200毫升,早起、午休、入睡前各三杯。

 

为满足广大糖友的需要,本期健康大讲堂的内容将从明天起,分三篇在每日保健版进行连载——“秋冬护足正当时如何面对治愈糖尿病的宣传” 秋冬饮与食、进补与控制。明天刊出上篇:秋冬护足正当时

  主讲人:严励教授

 

【广州日报】糖友:省什么也别省鞋钱

 

来源:【广州日报】  2012-11-30  B8

/记者 任珊珊、何瑞琪   通讯员 王海芳  /记者莫伟浓

 

主讲嘉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内分泌内科主任 严励教授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11/30/content_2039240.htm

 

早期正确预防和治疗,高达八成糖尿病足患者可免于截肢

  秋冬护足正当时,糖友每天应检查脚,买鞋穿袜细挑选

如果脚受伤,即使是指甲大的小伤口两天不好转也要就医

 

健康大讲堂之“之“秋冬控糖”

  系列之一
  糖尿病进展到一定程度,许多糖友会因病出现烂脚,严重者甚至会截肢。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一旦招惹上糖尿病足,平均单个溃疡的治疗费用就高达数万元以上。然而,只要早期正确预防和治疗,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天气转寒脚先知”,秋冬季节是护理足部的好时机。该如何及早发现糖尿病足的迹象?如何进行适当的护理?在28日由本报举办的“健康大讲堂”之“秋冬控糖行动”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内分泌内科主任严励教授一一为糖友们做了详细解答。
  文字整理/记者任珊珊、何瑞琪 
  通讯员王海芳
  危害严重:
  指甲大的伤口都可致截肢
  如何定义“好脚”?首先要保证良好的血液供应,要有良好的功能和形态,对异物触觉灵敏,比如一踩到沙子,马上能感觉到不舒服。而得了糖尿病足后,这三条要求都达不到,病人没有感觉,甚至踩在刀子上也不知道。
  许多糖友患有灰指甲,皮肤粗糙,很干,用针扎都没有感觉,属于“高危足”,却不自知,更不懂得护理,如不小心损伤了,很容易溃烂。门诊中严教授曾碰到一位女患者,几年前因糖尿病导致烂脚,左脚被迫截肢,她的右脚也是高危足,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