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南方日报】乳痛,绝大多数跟乳癌无关

发布日期:2011-04-26

来源:【南方日报】  2011-4-26  B04

记者 李 劼  实习生 谌雅萌   通讯员 梅 玫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 苏逢锡教授

 

  

  刚过去的第十七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根据最新出炉的癌谱排位,乳腺癌成女性首位杀手,乳腺癌不像肝癌、胰腺癌等肿瘤难以早期发现,只要进行专业定期检查,大部分乳腺癌患者能够早期发现,早治疗,可实现较好的愈后效果。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广东省首席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主任苏逢锡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靠手摸来自检的人不在少数,但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早期筛查作用,还需要B超、钼靶这样的专业仪器检查来界定。

   

    95%乳痛就医患者不是乳癌

    28岁的张小姐结婚后一直没有要孩子,乳房硬邦邦的,像块石头一样硬,轻轻一碰就感觉非常疼痛,但是照了B超和MR后都没有发现问题。经历了怀孕生子的过程之后,张小姐的乳房增生消失了,乳房变得非常柔软,过去给她带来很多困扰的疼痛也消失了。

        授说,乳痛症在乳腺病门诊非常普遍,很多病人因为乳痛前来就医,总是满脸担心地问医生,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乳腺癌。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由于乳痛而就医的病人中,只有5%的病人是发现患有乳腺癌的,其余95%都没有存在异常情况。

    

    自检并非全无效

    一般女性都认为,乳腺癌会伴随疼痛,而且可以通过靠手摸的方式自我检查乳房是否有肿块,进而起到对乳腺癌的排查作用。事实上,早期的乳腺癌大多数并不会疼痛,苏逢锡说,在已患上乳腺癌而肿瘤并未开始生长的时候就出现疼痛是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痛肿块。而一旦出现疼痛,患者在就医时往往已经处于癌症晚期。

    虽然自检并不能起到早期筛查降低死亡作用,不能取代医疗检查手段,但对于尽早发现病情还是有一定的作用。苏教授说,能够用手摸到的肿瘤直径都在1cm以上,虽然靠手摸不准确,但一个10cm的肿瘤和一个2cm的肿瘤是可以明显摸出差异的,靠手自检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发现病情,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仅靠自检是不够的,要尽早发现病情,还需乳腺钼靶和B超确定。

   

    7成女性会经历一段乳痛期

    乳痛对于女性来说其实是一件较常见的事情,据苏教授介绍,70%的女性一辈子中总会经历一段疼痛期,不过疼痛的年龄段不尽相同,有些人20几岁的时候会疼一段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就再也不痛了,而有些人则在四十几岁的时候疼。苏教授说这是女性的一段自然历史

    乳痛与女性的激素水平有关。乳房发育不充分,医学上称为退化不全,往往就会引起乳腺痛。女性月经来潮引起激素水平变化的过程,就像潮水涨退,退潮后,会有泥沙留下。这些没有随着潮水退去而留下的泥沙,就等于是乳房中不停脱落更新的上皮细胞,它们留在乳腺管里,就形成了退化不全的状况。很多女性会摸到自己的乳房里有很多结节,苏逢锡教授说,这些不管是块状、沙粒状、结节状、条絮状、斑块状的结节,都是正常现象。像张小姐一样,妊娠之前,乳腺导管里被累积的上皮细胞堵塞,形成了硬邦邦的结节,但是妊娠之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乳房得以充分发育,结节无须处理就消失了。

    

   止痛先要消除恐癌症

    苏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把200个重度疼痛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安慰剂,一组给药物,但告诉所有人都给的是有效的药物。实验发现,吃药的患者有70%的人症状得到缓解,而吃安慰剂的患者有40%的人症状缓解。

    精神作用是很重要的,忧郁也可以引起乳痛。长时间的紧张会导致乳硬,而长期的乳硬会对身体的新陈代谢产生影响,可能真的引起疾病。苏教授说,来看病的患者一察觉到乳痛就很容易怀疑自己是乳腺癌,精神很紧张,而这种忧虑大多数情况下是多余的。很多人都有恐癌症,对癌症十分恐惧,很怕自己患上癌症,苏教授建议要消除恐癌症,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医生对病人进行反复保证,多次重复告诉患者不是癌症或者可以治愈,都能帮助患者很好地缓解症状。

   

    乳痛分三度,重度需检查

    乳腺病分恶性和良性两种,良性病主要有5类:乳痛症、结节状态、乳头溢液、乳房肿块和炎症。其中乳痛和结节经常伴随在一起。乳痛分周期性、非周期性以及其他情况三种。其中周期性乳痛最为常见,占大约70%,多和激素分泌有关,在经期会痛,而且一般月经前痛感是最厉害的。非周期性乳痛占20%,比较难治疗。而其他各种因素都可能会引起乳痛,肺、心脏病都可能会放射到乳房引起乳痛。

    苏逢锡教授介绍,针对周期性乳痛而言,乳痛分为三度,用手触摸感觉疼痛为一度,活动时感觉疼痛为二度,静止痛就是躺在床上也觉得疼痛则为三度疼痛。一度疼痛无须处理,二度疼痛可以考虑吃药解决,三度疼痛也叫重度疼痛,可以前往就医。除了乳痛外,乳房的硬度也可以分级,像嘴唇般柔软为一度,像鼻子一样软硬适中为二度,像额头那么坚硬就是三度。但不管是柔软还是坚硬,都不具备提示疾病的意义。女同志摸到自己乳房里有肿物,如果左右两边对称,那么可以考虑为普通增生,肿物如果在经期前后有变化,那么也无须担心是癌症。如果乳痛严重到影响了日常生活,并且自己摸到有肿物的话,那么就需要前往医院就医了。

   

    ■相关新闻近十年在熬夜、甲醛污染环境下生活女博士32岁乳癌去世

    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于娟是乳腺癌晚期患者,于419凌晨辞世。她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72篇癌症日记。在博文《为啥是我得癌症3》中,于娟透露:我平时的习惯是晚睡,其实晚睡在我这个年纪不算什么大事。她说,她认识的所有人都晚睡,身体也不错,但是晚睡的确非常不好,回想十年来,我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而在《为啥是我得癌症5》中,于娟指出她患病十年前与甲醛亲密接触。新房新装修,新家具,开始新房有点味道。她曾避开两个月,等房间味道散去后才入住,结果九年后她偶然发现,家里甲醛含量严重超标,一般来讲高于0.08           0.87得知这一惊人事实后半年,于娟被查出患乳腺癌。

长期晚睡等于慢性自杀,而甲醛向来也被认为是致命杀手。苏教授认为,甲醛作为一种毒物,和于娟的患病肯定是有关系的,还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注意身边的生存环境也是防范的关键。心态很重要。苏教授补充道。

 

提醒

    胸痛别当成乳痛

    苏教授介绍说他曾碰到一个40多岁的患者,被诊断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手术后她总觉得乳痛,而做了两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和血压检查,都显示正常,于是患者认为医生的手术没有做好。苏教授建议她去心血管科住院观察,该患者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回家了,当天晚上因心肌梗塞而去世,白天的乳痛其实是心脏的毛病。苏教授说,很多人容易把胸痛当成乳痛,而其他地方的疾病也确实容易放射到乳腺引起乳痛,其中软骨炎引起的乳痛是很多见的。在发生乳痛并严重影响到生活的时候,还是应当到医院检查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35岁以上最好钼靶+B超检查

    苏逢锡教授提醒说,40-45岁是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定期科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乳腺癌患者年轻化,年轻女性也检查。35岁以下的女性做B超就好,而35岁以上的女性需要做钼靶和B超,这是由于亚洲人乳腺密度更高,钼靶并不容易发现早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