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信息时报】“动口”过度会劳损

发布日期:2011-01-24

来源:【信息时报】  2011-1-25  C05

记者 徐姗  通讯员 王海芳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 黄卓姗医生

 

过节好吃的东西多,特别有“好口福”。张口说话,开口吃东西,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似乎没什么需要注意的。但口腔跟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使用不当、过度使用同样会造成“劳损”问题,引发“牙绞痛”。

  门诊个案:一张口就有“咔叭”声

  年轻漂亮的女孩小林得了个怪病——一张口说话,周围的人能听见她嘴里发出“咔叭、咔叭”似揉玻璃纸样的摩擦音。她张口说话吃东西时,会感觉到疼痛,发展到后来,疼痛越来越重特别是晨起时脸颊和耳前都酸胀疼痛。吃东西时不仅“牙绞”又痛又响,还渐渐地张不开口了。经过口腔科的颌面部检查、X线片检查,医师发现,小林得了一种叫“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口腔疾病,也就是俗称的“牙绞痛”。这是什么怪病呢?

  医师解析:颌面部关节也有“劳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黄卓珊介绍,“牙绞痛”其实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特别青睐青壮年女性。除了上述小林存有的不适症状外,患者们还有张口时感觉有东西阻挡,下巴要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才能张口,头颈部疼痛、头晕、耳鸣等。口腔跟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使用不当、过度使用同样会造成“劳损”问题,引发“牙绞痛”。

  比如,有职业造成的劳损如说话过多、吹奏乐器时间过长、唱歌时间过久、用手支撑下巴的不良习惯等;有些生活习惯造成的劳损,比如偏侧咀嚼、嚼口香糖、喜咬硬食、夜磨牙、紧咬牙。

  此外,颌面部外伤,头面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义齿修复不良,自身关节的情况,情绪状态也是“牙绞痛”的诱因。

  纠正不良习惯疗效事半功倍

  黄卓珊医生分析道,患者小林的病因主要是关节过度负荷,喜欢嚼口香糖、嗑瓜子,又有偏侧咀嚼习惯,即经常只用一侧牙齿吃东西,兼之最近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经常熬夜、唱K。在让她的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改变。

  针对小林的情况,黄卓珊为小林开了日常护理处方:均衡用口腔的双侧咀嚼;避免进食硬物和嚼口香糖嚼瓜子等,不张大嘴巴;保持精神乐观、放松、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平时可以轻轻按摩关节区及周围肌肉。黄卓珊说,颞下颌关节疾病并不是一时形成的,所以,对于患者来说,要了解问题出在哪里,改善并坚持实施,这对治疗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治疗方面,医师会针对病因进行具体分析后,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