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节日档谨防冻坏吃坏熬坏
●近日广州各大医院急诊科里各类“节日病”患者激增
●专家提醒:“节日档”应接不暇,莫忘健康保卫战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急诊科
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李绍斌、梅枚
冬至、圣诞、元旦……临近岁末,节日一个接一个,饭局和PARTY(舞会)络绎不绝,不少市民在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过后,身体频频发出健康警报。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恰逢广州大降温,但依然挡不住市民过节的热情,虽然只有几摄氏度且天下冷雨,但寒风中到处可见排队等位等到瑟瑟发抖的情侣,还有的电影院甚至推出百元可通宵连看三场大片的优惠,由此也是人满为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急诊科
专家表示:元旦过后,春节、情人节、元宵等密集的节日“档”将陆续到来,如果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外加“天公”不规律,人为因素加上自然诱因,很可能导致疾病上身、乐极生悲。那么安然度假重点该提防哪些疾病呢?记者采访有关专家。
气候:保暖防寒要矢志不渝
“近日广州连续两次大幅降温,到医院急诊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明显增多,就连肠胃不适也很大程度与受寒有关。”
另外,防护不够还不仅仅只是局部受影响,专家表示,任何一个身体部位受风寒侵袭超过一定时间,都可能刺激心脑血管等疾病发作。“所以防寒保暖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确实只有它防病最百搭管用!”
饮食:节日提防“甜蜜诱惑”
圣诞节刚过,眼见着元旦以及情人节紧随而来,除了商场随处可见悉心节日装扮、商家纷纷推出优惠措施外,各种蛋糕店更是主打甜蜜市场,推出应景新品。巧克力、芝士蛋糕等都迎来销售旺季,成为饭后甜点、下午茶主角。“冬季人们往往胃口大增,对甜点的摄取欲望也会远较夏天强烈,而且甜品较其他口味食物更容易让人由衷地感受到幸福。但在节日甜蜜诱惑的同时,一不留神,就会因反式脂肪酸的作祟,来年变成‘小腹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营养科陈超刚副教授表示。
他建议,节日期间切忌得意忘形,一不小心就吃下太多高脂高热食物,一定要警惕反式脂肪酸,控制总脂肪摄入量。而由于目前市面上奶油蛋糕良莠不齐,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蛋糕时最好向店家咨询所采用奶油的品牌,尽量选择高品质的大品牌,别因贪恋甜食而吃下糟粕。
“在寒冷的冬天,广州各类羊肉火锅、麻辣火锅店开始门庭若市。人们通常认为,打边炉既能进补滋养食物,又热腾腾吃起来畅快,其实,虽然看似有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冬季人体真的需要更多的热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除了以上高脂高热食物应‘点到即止’外,重点在于别一日多餐、暴饮暴食。”陈超刚副教授表示,节假日里吃自助餐、夜宵或一天赶场好几场的情况屡见不鲜,满足了口舌之欲,却让肠胃疲于应对,很可能节后犯胃肠道紊乱疾病。“吃了油腻的一餐,下一餐最好清淡;吃了油腻的一天,下一日最好清淡。”专家建议说。
作息:老年人切莫熬夜搓麻将
“通过我们近些年的观察,基本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收治的急诊病人的确不多,但节日过后,都会出现一个就诊小高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急诊科
“中老年人千万别高估自身‘硬件’,或为了不扫兴而陪家人朋友鏖战。身体是不会吹牛的,刚开始还可能只表现为抵抗力下降,稍有不适,但再继续下去就可能变最后一根稻草,让人体患急症而垮掉。”
据专家介绍,春节期间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疾病不注意控制所致,以及作息没有规律。“很多患者入院的时候血压很高,血糖超过正常值的三四倍。但在来之前还战斗在麻将桌上或KTV包厢,旁人劝其就医还认为自己能坚持。”不仅如此,还有些病人过节期间儿孙满堂,一高兴就忘记按时吃药了,结果导致血压波动忽上忽下反复波动,对心血管造成不少的危害。
而对于沉迷多部贺岁大片的年轻人而言,专家建议:最好分场次分天数观看,如果非要“卯”起来看跨夜场,也应先在家养精蓄锐完毕再前往观赏,如果适逢女性例假期间或患感冒期间,最好避免超长时间集中精神观看电影,否则可能患病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