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假牙松动不要慌小小磁铁帮你忙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 涂端玉 通讯员 王海芳、郭江
医学指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修复科叶剑涛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李彦主任
●牙齿掉光的老人、牙病导致残根仅存者、做完根管治疗只剩牙根者都需要磁铁来帮忙
●磁铁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做磁共振等检查时应先取出假牙
陈女士陪老父亲去装活动假牙,医生检查完告诉她:由于其父牙齿所剩无几,得在假牙里附上两三套磁铁,此项得再单独收费。对此她非常不理解:之前家里叔叔伯伯去装假牙都是她陪同的,怎么没见用磁铁?是不是医院为了盈利故意在口腔里装的?会不会有危险?
“装假牙时使用磁性附着体绝非多此一举,也不是人人需要。对于市民来说可能还挺新鲜,实际上临床很常见。但凡‘无齿之徒’,如老年人或曾患严重牙病导致大部分牙齿掉光者,在装活动假牙时都需要磁铁来帮忙。”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李彦主任就此提醒,虽然磁体间的磁场对人体健康完全无害,但进行磁共振等检查项目时,还是应先取出假牙。
假牙易松动?磁铁可上阵
常阿姨今年63岁,已佩戴活动假牙多年,假牙不但常常松动,而且放置金属钩(卡环)的牙齿也逐个松动脱落,眼看下颌仅剩的两颗虎牙也摇摇欲坠,她开始陷入苦恼——万一牙齿全掉光了,镶固定假牙会不会不舒服?再装活动假牙时没支撑了怎么办?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生活中有这样烦恼的病人不在少数。假牙松动、不稳、压痛,或是‘笑掉牙’现象时有发生,像常阿姨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让磁性附着体上阵帮忙。”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修复科叶剑涛副教授介绍,很多患者对装假牙时的备选材料——磁性附着体闻所未闻,以为是高新材料,其实它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普遍。在日本,磁性附着体假牙已造福了60万以上的患者,但在国内却仍需要一遍遍地向病人解释这个还算陌生的概念。
大面积覆盖假牙中 近三成需用“磁铁”
“在大面积覆盖假牙中,约有近三成的病人需要使用磁铁,可以说运用率相当高。”李彦介绍,尤其是下颌比上颌的使用更加普遍,这是因为,相对而言上颌假牙吸附面积更广,而下颌吸附面积“够呛”,更易让假牙摇摇欲坠。“此外,磁性附着体对牙根也有保护作用,一般应趁牙还未松动的时候就采用。”李彦说。
所谓磁性附着体,就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力将假牙吸附到牙根上,使假牙获得固位和稳定的一种装置。“它由装在患者口腔内余留牙根上的衔铁和装在假牙基托上的磁体组成,利用两者间的磁吸引力使假牙稳定,防止假牙松动和脱落。磁性附着体可固定在各种残根、种植体或天然牙上,戴上后患者牙齿的负担也随之减轻,即使牙根较短者也可选用。”李彦介绍,临床可供选择的附着体种类很多,包括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杆卡式附着体等,医生会根据患者口腔的具体情况建议患者选择适合的种类。
“基牙少、假牙多”者最适用
对于磁性附着体的特点以及适用人群,叶剑涛进行了详细介绍:
1.自身牙齿已所剩无几,需要大面积使用假牙者非常适用磁性附着体,像牙齿掉光的老人、牙病导致残根仅存者、做完根管治疗只剩牙根者都可重点考虑。
2.磁性附着体义齿没有复杂的金属卡环装置,构造简单,摘戴容易。许多患者都有体会,活动假牙有时摘戴困难,尤其是老年人,手指灵活性稍差,加上假牙设计的原因,取出或戴入假牙都要花费好几分钟。用力方向不对或使用蛮力,还会对自己的牙齿造成创伤。因此,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手指灵活性较差或有中风后遗症的老年人来说,做活动假牙修复时可以选择磁性附着体,在保证较好吸力的同时,更容易戴入和取出。
3.轻度松动的牙齿和残根残冠可利用磁性附着体来帮忙,不用拔牙。保留的牙根覆盖在假牙下面,可以减慢牙槽骨的吸收、保留咀嚼的敏感性和效能,还可以传导咀嚼时的生理刺激到脑部,对身体健康有益,避免有些病人全部拔光松动牙及烂牙根,再做全口义齿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专家建议,不要轻易拔牙,磁性附着体可以有效利用松动牙及残根,“变废为宝”。
4.戴活动假牙的患者往往配有一些起固位作用的“金属钩子”,严重影响口腔美观,而磁性附着体可以替代金属卡环,使假牙更美观。对美观要求高的患者,可以选择附着体假牙。此外,磁性附着体假牙构造简单,清洁保养起来也比较方便。
提醒
磁铁不会影响健康
磁共振检查时摘下即可
磁铁长期呆在口腔里,会不会影响健康?对此,叶剑涛表示,磁性假牙的磁体和衔铁采用闭路磁场设计,磁力无泄漏,在研制过程中经过严格测试,因此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危害。“再者,装在牙根上的衔铁本身并不具有磁性,其作用就相当于铁钉,只有碰到磁铁才会被吸引。”
叶剑涛介绍,装在假牙基托中的磁铁并非24小时佩戴,活动假牙晚上可以取下不戴,所以患者完全不用担心其会影响健康。
对此,李彦补充指出,为安全起见,如果患者在接受磁共振等与磁场有关的检查时,最好能先取出假牙,以免产生干扰,对周围牙组织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