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健康报】横跨三个世纪:中国近代西医从这里起步

发布日期:2010-11-01

 

这是中国第一所的西医院。

1835年,这所医院诞生于晚清的烽火硝烟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她见证了西方医学在中国以星星之火发展到成今日枝繁叶茂的全部历程

1886年,著名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以逸仙之名,在此学医及从事革命运动,因此,这所医院打上了这位伟人的烙印。

这间古老的西医院横跨了三个世纪,诞生了祖国西医史上多个第一,并孕育了中国现代医学,她的历史上,刻下了众多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的身影

这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114,她迎来了175周年华诞。

 

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左起为党委副书记赵婉文、副院长宋尔卫、

副院长林仲秋、院长沈慧勇、党委书记王景峰、副院长黄健、副院长王捷

                 

 

忆往昔:传播西医,开拓历史,浓墨重彩书写医学华章

                  

  1835114,珠江边诞生了一家眼科医局,这所医局由美国传教士设立。当时设有候诊室、诊室、配药室、手术室、留医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间西医院。这所名为博济的小医院,便是现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

  博济医院,成为是中国西医的“孵化器”。创立之初,便诞生了中国西医史上的多个“第一”。如施行了第一例眼疾手术,治愈的是睑内翻患者;开展了第一例卵巢切除术、膀胱取石术、病理解剖术等等,拍摄了第一张X光片,出版了第一本中国医学杂志《西医新报》,同时还首开中国女子学医先河,诞生了第一位“南丁格尔” 张竹君等。

 

1835年,伯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西医院

 

 

                                                                       

1886年孙中山以“逸仙”之名在医院学医

 

   

    早年的手术,由于没有麻醉剂,病人在手术时用布蒙上眼睛,整个手术中都是清醒的,完全靠意志忍痛。为此,医院的先行者们引进了乙醚麻醉术。

     除了各项医疗技术,医院在发展历程中还酝酿了许多对今天影响更加深远的产物。在创立之初,就采用挂号排队候诊的办法。用竹片编上号,派一人在候诊门口发给病人,按竹片上的号码就诊。这种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同时,西医案例记录的建立、手术《协议书》的使用均为国内最早。

    此外,在漫长的历史中,医院更是与近现代史上无数风云人物有过不解之缘。

18404月的《中国丛报》里,保存着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西医病历,其中存有林则徐亲笔记录的病历卡,编号为“6565”。这是当时身患疝病的林则徐,在博济医院接受治疗留下的病历记录。

    而最有名的,莫过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83年,孙中山从檀香山求学归来后,进入博济医学堂当护理员,同时学习西医。在这段读书时光中,孙中山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并开始走上探索救国之路。198511月,为纪念这段历史,医院正式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西医要在中国生根发芽,仅仅靠西方人是不够的。而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第一位西医医生关韬,就是上世纪这所医院培养出来的。

著名的外科医师黄宽是中国第一位留学医生。1858年回国,1860年,他进入博济医院,施行了中国第一例“胚胎截开术”,是施行此类手术的第一个中国人,被誉为中国外科手术之父。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批声名卓著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投身这里,如林树模、陈耀真、谢志光、钟世藩、秦光煜、陈心陶、周寿恺、毛文书、陈国桢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中山大学医学学科的发源地,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最高国务会议上第三次接见

该院一级教授陈心陶

                    

            

 

 

图为用油画记载了哥利支医生在中国首次医治一眼疾妇人的情形

图为1916年博济医院为患者手术取出的膀胱结石

 

看今朝:科学管理 树立品牌 推动医院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