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完成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9月12日下午,我院在白云厅召开“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新闻发布会。我院院长宋尔卫教授、党委书记王景峰教授;副院长刘超教授;心脏外科逸仙医学临床教授、中山市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郑俊猛教授;心脏外科主任杨艳旗教授;心脏外科副主任华平教授;院本部麻醉科主任曹铭辉教授、心脏外科麻醉组组长纪风涛副教授及相关医护人员代表、医务科熊小强科长、党办刘东红主任、媒体单位及患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刘超教授主持。

首先,院长宋尔卫教授致欢迎词,他表示,9月1日,我院完成了首例心脏移植手术,不仅是我院医疗工作的里程碑,而且是一件凝心聚力的重要事件。我院早期开展过肾移植,11年前,又成功完成了年龄最小的亲体肝移植术,11年后的今天,我院在大器官移植工作方面又迎来了重大突破——首例心脏移植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我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高度体现了我院广大职工敬畏生命、珍惜人生。
随后,郑俊猛教授和杨艳旗教授分别作了“长时间ECMO辅助终末期心脏病过渡心脏移植手术的重大突破”和“移木接花,延续生命”的报告。两位教授详细介绍了这位接受心脏移植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是如何依靠体外膜肺氧合ECMO为维持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等来了与自己匹配的心脏供体,并最终成功进行移植手术的。他们关于心脏移植的精彩报道,无疑唤起全社会对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存的关注和对捐赠器官家属的尊敬。
在随后的记者提问当中,党委书记王景峰教授高度肯定了由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脏移植团队、我院心脏外科、心内科、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检验科、医务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强大团队在心脏移植方面所做的贡献。而手术前,专家团队对心脏移植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也充分体现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最高的医疗技术。
院本部麻醉科主任曹铭辉教授也介绍了这个手术的麻醉过程,因丹丹心功能太差,用一点点抑制呼吸和循环的药物都可能对患者造成致命的打击,所以对于麻醉来说最大的挑战首先是麻醉诱导必须非常平稳(如药物选择、用药、浓度,甚至推注的快慢都可能会使患者脆弱的小心脏停止跳动),然后是手术管理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以及对各重要器官的保护和对患者凝血功能的维护,另外,术后合理完善的镇痛也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保障。
专家们最后还补充说,心脏移植手术后,患者丹丹日后也和正常的女孩一样,结婚生子,有自己幸福的家庭。
在会议过程中,患者丹丹也来到了现场与大家见面,她精神抖擞,笑容灿烂,看起来不像刚做完心脏移植手术才11天的病人,她表示对自己能重获新生感到非常惊喜,由衷感谢我院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文/图 党办)

花絮
由于小丹来自农村,长期患病,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9月5日下午,我院全体职工自愿为小丹的后续治疗筹募治疗经费。
患者丹丹的生命故事,详情请见相关媒体报道:
1、(广州日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6-09/13/content_17_1.htm
2、(南方日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9/13/content_7582068.htm
3、(信息时报)http://epaper.xxsb.com/showColumn/2016-09-13/117601.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300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