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简讯(2025年3月3日-2025年3月10日)
一、神经纤维瘤多学科联合义诊成功举行
2 月 28 日是第 18 个国际罕见病日,我院儿童医学中心肿瘤专科黎阳主任医师、翁文骏副主任医师、彭晓敏主治医师、口腔科黄志权主任医师、黄子贤助理研究员、整形外科梁伟强主任医师、苏正主治医师、皮肤科罗益金副主任医师、刘秀婷主治医师、骨科彭焰主任医师、眼科张一弛副主任医师、肿瘤科叶玲副主任医师、李青剑副研究员、放射科余太慧主治医师等多个专科专家组成医疗团队,聚焦罕见病神经纤维瘤,在北院区仁济楼一楼举行义诊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神经纤维瘤的认知,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与治疗建议。
义诊现场,前来咨询和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专家团队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症状、阅片及检查报告解读,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MDT讨论和评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与方案。据统计,此次义诊共接待神经纤维瘤患者及家属50余人次,从疾病诊断、治疗规划、遗传咨询到疾病管理,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诊疗过程高效便捷,让患者感受到了全方位的关怀。
展望未来,我院为神经纤维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将持续关注神经纤维瘤病群体,举办更多类似的公益活动,为罕见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文/图 口腔科 黄子贤)

义诊现场
二、凝心聚力启新航,拼搏奋进谱新章——内分泌内科举办2025年学科建设会
3月7日下午,我院内分泌内科在生物岛金域会议室召开2025年学科建设会。内分泌全体员工、博士后、研究生齐聚一堂,为学科发展明确路径,为科室未来谋篇布局。会议由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徐明彤教授主持。
会上,内分泌内科主任严励教授、内分泌内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王川教授、糖尿病专科主任杨川教授、肾上腺专科主任张少玲教授、甲状腺专科主任吴木潮副教授、性腺专科主任肖辉盛副教授、内分泌研究室主任任萌教授、副主任李娜副教授、副主任陈思凡教授、深汕院区内分泌副主任王维副教授进行了主题汇报。
汇报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就各亚专科规划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建言献策,在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最后,李焱教授及程桦教授发表讲话,充分肯定各亚专科及部门的规划,同时从专业视角提出建设性意见。
此次会议我院内分泌内科的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科室全体教职工将以此为契机,携手奋进,推动内分泌内科在医疗、科研、教学等领域迈向新高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学科在行业内树立新标杆。(文/图 内分泌内科 刘兴州)
与会人员会后合影
三、乳腺肿瘤中心“三八”国际妇女节公益义诊活动成功举办
春风送暖,爱意悠悠。3月8日,在院长助理苏士成教授的带领下,来自乳腺外科、乳腺内科、乳腺诊断科、乳腺中医专科、乳腺心理及淋巴水肿护理团队的多位专家,在花都院区举办了以“关爱女性健康,守护生命之美”为主题的公益义诊活动,以科普宣教与免费诊疗相结合的形式,旨在为女性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义诊当天,众多关心乳腺健康的群众慕名而来。我院乳腺肿瘤中心医疗团队为参与者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乳腺触诊检查以及超声影像学筛查等服务,解答群众关于义乳佩戴、如何自检、高危人群如何预防、乳房保健等热点问题,并发放健康手册百余份,助力女性树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健康理念。
专家表示,乳腺疾病并非“不痛不痒便无需关注”,定期筛查至关重要。现代医学技术已经能够借助超声、钼靶等手段实现精准无创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不必过度担忧。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关注情绪管理和生活方式,避免熬夜、高压等致癌风险因素,如发现恶性肿瘤,应及时诊治,可大大提高其治疗效率和患者的生存预后。(文/图 乳腺肿瘤中心 黎江)

义诊现场
四、中医科举办“三八”国际妇女节扭棒花活动
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到来,增进医患关系,3月8日,在中医科师林副主任,潘爱珍副主任、陈华丽护长的带领下,中医科病房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扭棒花活动。
病房内,中医科医护们将彩色扭棒、剪刀、胶水等材料分发给患者和家属,并生动地讲解和示范每一步的做法。此次活动主要制作代表着阳光、希望与活力的向日葵和寓意着爱与美好的郁金香,大家一边耐心地学习扭棒技巧,一边交流着心得,现场气氛其乐融融,大家手中五颜六色的扭棒在欢声笑语中逐渐有了花朵的模样。患者们暂时忘却了病痛,专注于手中的创作,医护人员也放下忙碌,与患者一同沉浸在这份手工的乐趣中,平日充满消毒水味的病房,满溢着温馨与美好。
这场扭棒花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节日庆祝,更是医学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它以手工为纽带,拉近了医患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未来,中医科将继续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医疗服务中,用爱与温暖,为患者驱散病痛阴霾,共同迎接康复的希望。(文/图 中医科 陈华丽)

五、儿童医学中心罗向阳教授主编的《孤独症BTR干预策略》正式出版
近日,我院儿童医学中心罗向阳教授领衔主编的《孤独症BTR干预策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的编写历时3年,凝聚了罗向阳教授团队及儿童医学中心多位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以“为患儿谋康复、为家庭减负担”为目标,系统构建了儿童能力发展评估(BTR)干预策略,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及家庭提供了科学、全面的解决方案。
ASD是我国儿童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康复干预亟需多学科整合方案。本书提出的BTR策略基于生物学、教育学与整体观三大层级,从遗传机制、脑神经功能到行为训练层层递进,开创性地将“两指法教育”、神经调控技术、中医治疗等跨学科手段深度融合。书中不仅详述了九大核心训练模块的实操方法,还结合大龄患儿成功案例,为ASD康复注入新希望。
罗向阳教授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既要勇攀科研高峰,也要让科学成果惠及每一个‘星星的孩子’。我院儿童医学中心始终将“服务患儿、造福社会”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以实际行动照亮儿童健康的未来。(文/图 儿童医学中心 李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