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们点赞!我院7位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多项资助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发布2025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第18批特别资助及第77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我院7位博士后凭借扎实的科研功底与突出的创新潜力,成功获得以上资助。
作为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我院始终高度重视博士后群体的培养工作,通过提供更多的创新发展机遇、更为广阔的科研平台、更加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博士后未来的科研及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向获得资助的博士后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逸仙君和大家一起一睹他们的风采。
2025年博新计划入选人员

姓名:安明杰
科室:泌尿外科
合作导师:林天歆教授
个人介绍:
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主要从事膀胱癌免疫微环境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于Cancer Cell、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杂志。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项目(博士生专项)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新计划资助1项。
入选感言:
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医院大家庭,期待在充满活力的医疗环境中不懈奋斗,追求卓越成就,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8批特别资助入选人员

姓名:张洪华
科室:胆胰外科
合作导师:刘超教授&许磊波主任医师
个人介绍:
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主要从事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于Hepatology、JHEP Reports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1项等。
入选感言:
非常感谢导师及团队成员的指导与支持,感谢医院提供的科研环境,希望以后在学校与医院的支持下继续进步,为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77批面上资助入选人员
(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甘言刚
科室:肾内科
合作导师:韦备副研究员
个人介绍:
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导师杨琼琼教授。主要从事IgA肾病临床及机制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于Exp Mol Med、Clin Kidney J、Int J Med Sci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
入选感言:
衷心感谢医院的培养,感谢博士导师杨琼琼教授和博后导师韦备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无私支持。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姓名:兰天俊
科室:口腔科
合作导师:黄炳培研究员
个人介绍:
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导师李劲松教授。主要从事头颈鳞癌异质性及耐药机制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Cancer Communications、Drug Resistance Updates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1项。
入选感言:
感恩医院的培养与支持,定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姓名:吴官华
科室:胆胰外科
合作导师:刘超教授
个人介绍:
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主要从事胆管癌发生发展中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重点聚焦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在肿瘤进程中的作用与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Clinical Epigenetic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等期刊。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
入选感言:
未来,我将在导师指导下,依托医院优质的科研与临床资源,持续深耕胆道肿瘤研究,不断探索突破,力求在基础与转化研究方面实现新进展。

姓名:柳青
科室:核医学科
合作导师:唐亚梅教授
个人介绍:
博士毕业于德国萨尔大学,主要从事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炎症的相关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Glia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
入选感言:
我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和医院的培养,努力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负医院的期望与支持。

姓名:黄林卓
科室: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合作导师:陈进进副研究员
个人介绍:
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导师许小丁研究员。主要从事mRNA用于抗肿瘤免疫的应用与机制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于 Acta Biomaterialia、Theranostics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
入选感言:
感谢医院提供的平台,且行前路,不负年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专门用于资助在站博士后科学研究的基金,旨在资助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促使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开展创新研究,迅速成长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型人才。
博新计划作为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特别资助是为激励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增强创新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的资助。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第78批面上资助预计将于2025年8月开启申报。
我院深入贯彻 “党管人才” 宗旨,紧扣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的战略导向,将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要求与研究型医院建设理念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布局,扩大青年人才队伍规模。如今,我院博士后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业绩成果稳步提升,“逸仙博士后” 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2020年以来医院逸仙博士后队伍成果取得情况 |
||
类别 |
数量 |
备注 |
进站人数 |
394人 |
|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
4人 |
|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
2人 |
|
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 |
6人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7项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121项 |
|
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
28项 |
站前资助19项 站中资助8项 |
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
119项 |
一等资助 8项 二等资助 111项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7项 |
|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 |
1人 |
|
备注:统计截止至2025年7月23日
期待更多在站博士后精益求精、奋勇争先,为我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同时,竭诚欢迎国内外优秀博士加盟我院博士后队伍,到我院开展高水平博士后研究工作,共同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逸仙力量!(文/图 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