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内科与胃肠外科团队合作研究取得进展:新型三联治疗方案提升难治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MedComm杂志发表

发布日期:2025-08-22

论文题目:Triplet Regimen of Metronomic Capecitabine Plus Antiangiogenic Drug and PD-1 Inhibitor as Later-Line Salvag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SS/pMM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Retrospective Study.     

通讯作者:褚忠华

第一作者:杨琼

论文发表刊物:MedComm

 

image-20250822115218-1

 

【研究背景】

本研究针对当前晚期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重要临床问题展开: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标准后线治疗反应率低下,且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普遍存在原发性耐药。虽然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下简称"靶免联合治疗")的策略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总体疗效提升仍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在三线治疗中采用"靶免联合治疗+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的三联方案,旨在通过多机制协同作用突破当前难治性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瓶颈。该方案的设计基于以下科学依据:(1)节拍化疗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效果;(2)卡培他滨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可能存在协同作用;(3)三重机制联合有望克服原发性耐药问题。

 

【主要发现】

本研究创新性地在靶免联合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基础上,整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形成三联治疗方案。临床数据显示,该方案展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3%,较现有标准后线治疗方案(ORR通常<10%)及传统靶免联合方案(ORR约15-20%)具有明显优势。更重要的是,该方案显著提高了疾病控制率(DCR),使更多患者获得持久的临床获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较既往方案有所延长。在安全性方面,三联方案的不良事件谱与各单药已知毒性特征相符,未出现预期外的安全性信号,整体耐受性良好。这一结果证实了节拍化疗与靶免治疗的协同增效作用,为难治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image-20250822115240-4

 

【研究意义】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特别是经过多线治疗后的难治性病例,常陷入"治疗选择枯竭"的困境。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的三联治疗体系,通过现有药物的精准组合实现了治疗突破。这一研究成果为难治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co2.70174

阅读二维码:image-20250822115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