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
2018-09-26
“好,置入下一枚克氏针……”随着机械臂移动,手术床旁,一台手术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大约两小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沈慧勇团队实施的广州首例骨科脊柱机器人手术顺利结束。据悉,这台手术机器人不仅能规划钉道,还能代替医生给病人的脊柱“打钉子”,填补了国内脊柱手术机器人的空白。 小于1毫米误差,专治“硬骨头”专家介绍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面世后取得长足发展,不过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太一样,这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名为“欧博士”,专治“硬骨头”,是硬组织手术机器人的代表。8月1日,65岁的老唐因为反复腰腿痛入院,经过沈慧勇教授团队检查后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经过团队商量,一致认为可以给老唐采用“欧博士”这
【羊城晚报】老年痴呆症可分为七个阶段应该早关注早治疗
2018-09-26
不少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是正常老化的表现,但是医学发展揭示了记忆力减退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是大脑出现问题的警示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刘军教授提醒,当家中老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时,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查一查。 当记忆跟不上遗忘的脚步,老人家可能生病了今年66岁的张婆婆,但她的记忆力逐渐下降已有三年多了。家人发现,她经常忘记自己把东西放在何处,常为了找回一件常用的东西而翻箱倒柜;有时去市场买菜,给了钱却忘了把菜带回家;有时跟老朋友约好了聚餐时间,却忘了依时赴约;有时去银行取现金,却忘记了密码,只好多次到柜台申请改密码。不仅如此,张婆婆甚至开始记不清熟人的
【广州日报】未来乳腺癌手术医生从“持刀”变“拿针”
2018-08-21
“大部分的乳腺癌患者其实还是十分希望保乳的,可一旦保乳和保命只能二选一时,大部分人在强大的恐惧下,都会毫不犹豫地舍乳保命。但其实大家都误解了,可以说保乳才是‘保命’。”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乳腺外科大会暨2018中国南方乳腺癌高峰论坛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苏逢锡教授感叹,在乳腺癌的保乳治疗方面,不但患者,很多医生的观念都需要更新。“保乳是一种文化。”苏逢锡说。在此次论坛上,全国各地的乳腺专家就乳腺疾病治疗的各种最前沿技术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专家表示,随着各种新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外科手术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外科医生未来将从“持刀”变成“拿针”,加上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基
【广州日报】“神药”格列卫不是白血病的唯一救命稻草
2018-08-21
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热映,治疗白血病的 “印度神药格列宁”(也就是现实中的格列卫)引起了一轮热议。“神药”格列卫是什么?它能包治所有白血病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的聂大年教授表示,“神药”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但也有失效的时候。聂大年介绍,传统的化疗药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既杀伤肿瘤细胞,对身体正常组织也有一定损害。伊马替尼(格列卫,也就是影片中的“印度神药格列宁”)之所以神乎其神,是因为它可以选择性靶向杀灭慢粒白血病细胞,从源头上遏制白血病,而对正常造血细胞基本无损害。白血病的病因与生物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以上因素会引起白血病各种基因事件的产生和积
【搜狐新闻】母乳喂养是提高婴儿免疫力的“第一剂疫苗”
2018-08-21
8月1日至7日是全球第27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主题是“母乳喂养,生命之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翁雪玲介绍,这是由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目前在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参与此项活动。其实,纯母乳喂养也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的最好方式,可以帮助婴儿预防多种疾病,科学已证明母乳喂养的孩子成长后人格更健全。 母乳是提高婴儿免疫力的“第一剂疫苗”翁雪玲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目前只有38%的0-6月龄婴儿得到纯母乳喂养,而根据原国家卫计委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母乳喂
【南方日报】又一三甲医院落地海珠区!中山二院海珠新院地址选定海珠湾
2018-08-20
7月11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与中山二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新院。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指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市校合作成效显著,附属医院陆续开办新的院区,为解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资源的需求作出了较好的贡献。孙逸仙纪念医院积极响应海珠区人民政府号召,经过紧张的前期沟通和准备,已达成新院区的合作建设意向,在此签订协议,将共同迎来自身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刻。广州市海珠区区长李海洲、中山二院院长宋尔卫分别代表海珠区人民政府和医院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广州市市长温国辉,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市委常委蔡朝林,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以及中山二院
【信息时报】省内首个内分泌性高血压专科联盟成立
2018-07-24
据统计,高血压目前在我国成人中的患病率为40%。近日,为进一步规范内分泌性高血压治疗,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内分泌专科牵头,广东省各地10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及各级医疗机构和专业检验机构共同参与,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立广东省内分泌性高血压专科联盟。 内分泌性高血压“一低一缺”难解决高血也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没有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原因的高血压称原发性高血压;明确由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如内分泌性疾病等。”广东省内分泌性高血压专科联盟“盟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内分泌内科主任严励教授介绍,内分泌性高血压涉及内分泌疾病种类繁多,需要临床特
【南方都市报】27岁小伙阴茎勃起5日不消原来是白血病作怪!
2018-07-24
当很多男人在为性功能障碍(ED)烦恼的时候,最近却有两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为阴茎勃起久不消退而痛苦不堪,四处求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家提醒,这可能是白血病所致。 阴茎勃起不消退需提防白血病!2018年6月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处接待了一位身着长衫的“奇怪”病人,这在炎热六月里,略显诡异。通过问诊查体得知,这位青年名叫小张,年仅27岁,连续五日来都出现阴茎异常勃起,疼痛明显,当地医院采用各种方法均宣告失败,四处求医无效,阴茎局部已有发黑坏死症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的小张,在当地医院医生的介绍下来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处,接诊小张的主治医生发现其白细胞竟为正常上限的4
【中大新闻网】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精准临床免疫转化创新中心
2018-06-10
5月14日下午,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约,在南海区共建“精准临床免疫转化创新中心”。南海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副区长冼富兰,我校校长助理赵勇,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李萍,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副院长林天歆等参加签约仪式。仪式由佛山市南海区区委办副主任李树东主持。仪式上,佛山市南海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在致辞中指出,南海区人民政府将不遗余力支持“精准临床免疫转化创新中心”的建设,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肿瘤免疫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与应用方面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携手共创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地区重要的临床免疫学的产学研基地,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随
【南方都市报】妈妈医生赴疆援助:“上飞机那天才给1岁儿子断奶”
2018-06-10
今天是第105个母亲节。然而,并不是所有母亲都能让孩子陪在身边。今年2月,中山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狄娜接到医疗援疆的通知,在与家人商量半天之后,她选择了奔赴新疆喀什。那时候她的大儿子8岁,小儿子1岁零4个月。在医生和母亲的角色之间,她始终选择两头挑起,努力兼顾。 “小生命的平安诞生让我欣喜”狄娜来疆不久,一个怀胎六月的孕妇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求诊,当地医生无法准确判断胎儿是唇裂还是腭裂。由于唇裂与腭裂的治疗方法对婴儿的语言能力影响不同,因此要求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在以前,医生们会建议孕妇到乌鲁木齐求诊,那意味着已身怀六甲的母亲要坐上18小时的火车。然而,狄娜的到来为大肚母亲省去了
【广州日报】肝癌会否复发?中美顶级专家联手为患者解忧
2018-06-10
肝癌一旦复发,该怎么办?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5月2日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跨国远程会诊中心获悉,该院近日首次携手全球肿瘤领域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专家,为一名48岁的肝癌复发病人共同制定诊疗方案。这是该院自2017年推行中英跨国远程会诊之后,首次举行的中美专家跨国会诊。中美双方派出了肿瘤、肝胆专科等多学科顶级专家,跨越了空间距离,实现了医疗资源的跨国界共享,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美国专家的问诊服务。 切除复发肝癌后 他担忧再次“中招”4月27日上午9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远程会诊中心正在有序地调试设备,“哔……”的一声,远程会诊中心的屏幕亮了,中美专家画面同时出现
【羊城晚报】感冒药也能引发交通事故
2018-05-03
感冒类药容易引发“药驾”所谓“药驾”,指的是驾驶人员服用了影响安全驾驶行为的药后仍然驾驶的行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主任伍俊妍表示,患者在服用了一些作用于神经系统、中枢系统的药物后,容易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等不良反应,在驾驶时容易产生危险。其中最常见的是抗过敏药和感冒类药物。据伍俊妍介绍,扑尔敏、酮替芬等抗组胺药,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感冒药大多含有扑尔敏,服用这些药物常伴有嗜睡、眩晕等副作用。伍俊妍指出,为避免“药驾”危险情况的发生,患者在开药时应主动询问注意事项,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该药是否会导致嗜睡、发困等症状。记者登录食药监官网查询发现,“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
【南方日报】粤东将再添一家三甲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落户汕尾
2018-05-03
4月2日上午,汕尾市政府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签约仪式及项目推进会在汕尾举行。该项目将极大完善汕尾地区分级诊疗体系,满足汕尾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以及就地解决疑难病、危重病的就医需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位于汕尾市中央商务区(火车站片区),是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圳市对口援助汕尾建设的一家三甲医院,也是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重点民生项目,已于2017年5月动工建设,用地300亩,首开床位800张,第一期建设面积15.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全面委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营管理。深汕中心医院将于2020年正式启用运营,届时孙逸仙纪念医院将稳定派出正
【广州日报】说话暗哑无力?练起这套嗓音“特训”操
2018-05-03
有的人天生声音高、尖、细,有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声音嘶哑、嗓子疲劳、咽干多痰甚至疼痛,还有的人一直被咽炎、声带小结等咽喉疾病所困扰,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获悉,该科专家设计的嗓音“特训”操,只要长期联系,有助改善嗓音质量。何为嗓音“特训”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杨海弟副主任医师指出,嗓音“特训”操包括3招,即喉部“按摩”四步法、嗓音“保健操”、发声肌群的“军训操”。经常练习的话,可缓解及保护发声肌群,有效地防护嗓音病变。 第一招:“喉部按摩”四步法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梁发雅博士介绍,“喉部按摩”四步法全程用时仅需5~10分钟,不受场
【南方都市报】人工耳蜗医保报销有望在粤全覆盖
2018-04-19
广州今年有望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届时,人工耳蜗的医保报销将实现全省覆盖,患者皆可进行享受,最高报销或达50%。3月3日是在全国第十九个“爱耳日”。1 目前人工耳蜗使用坏损率低于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专科主任、耳鼻咽喉科副主任熊观霞教授介绍,在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 278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7%。目前,我国现有117万聋儿,其中七岁以下聋儿有80多万。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重度听力障碍者约占 1‰~3‰。部分聋儿,要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来辅助举例,儿童占每年全球植入人工耳蜗需求人群的1/4,但植入一个人工耳蜗,国产最低也要超7万。
【南方日报】一个客家老人遭遇的心梗危机
2018-04-19
急性脑梗遇上大面积心梗,对79岁的父亲来说是一场无法承受之重。老家的亲戚打电话,让把人接回去,客家人不在外面办事……耐心守候30多天,终于守来奇迹。父亲,回来了。元旦过后第六天,在广州工作的廖生(化名)在开会的路上,被一通电话拦住。电话来自离广州二百公里外的河源,家中告急,父亲病危,需速回。廖生不得不临时请假,立刻向老家奔赴。然而,当他赶到河源市中心医院时。医生却给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消息,“相当危险,但无法确认的病因,让立刻治疗成为难题。”1月7日清晨,河源刚刚转凉,79岁的河源人廖伯,在自家小区散步时突然语无伦次。家人发现时,廖伯已经神
【南方日报】8月大婴儿肝上竟长巨大肿瘤!小孩无故腹胀家长须警惕
2018-04-19
8个月大的小萌(化名)上腹部膨胀隆起,父母带他前往医院检查竟发现他的腹部长了一个巨大肿瘤,小小的肚子几乎一半的空间被肿瘤占据,最后被确诊为肝母细胞瘤。专家介绍,这是一种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恶性肿瘤。由于小萌年龄小、肿瘤巨大,且位于人体重要位置——肝脏,手术难度巨大。所幸,经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家们的妙手治疗,小萌的肿瘤已被完整切除。确诊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邓小耿为小萌制定了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术前,小萌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肿瘤体积缩小到5.5cm×5.0cm×5.0cm,肿瘤的边界也较化疗前清晰。
【老人报】遇到醉茶迅速吃点甜食
2018-04-19
元宵刚过,对于聚餐大吃大喝的人们来说,喝茶解腻最合理不过。但有的人为了追求快速解腻消食,不自觉地把喝茶的浓度和分量都加大,最后导致突发性的醉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表示,若在喝茶后出现头痛、恶心、站立不稳、手足颤抖、精细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这就是明显的醉茶现象,一旦出现,需要正确处理。茶汤过浓容易“醉”有些人连喝几杯浓茶后,常出现感觉过敏、失眠、头痛、恶心、站立不稳、手足颤抖、精细工作效率下降等现象。严重者还发生肌肉颤抖,心率紊乱,甚至惊厥、抽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醉茶。“醉茶”在医学上的描述是,喝茶造成人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
【南方日报】女乘客万米高空晕倒,同航班医生睡梦中本能地站起来救人
2018-04-19
3月20日当地时间1点多,中国南方航空公司CZ332航班从德国法兰克福起飞回广州。飞机起飞3个小时左右,一名乘客突然晕倒在过道。幸运的是,同航班的旅客中,有一名医生,她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教授丁悦。空乘紧急召唤医生救助的广播后,丁悦从睡梦中立即醒来,第一时间赶去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飞机也避免了迫降。万米高空中她救了突然晕倒的女乘客3月20日当地时间1点多,南航CZ332航班从德国法兰克福起飞回广州,一路平安飞行了3个小时。正当乘客安然入睡的时候,30多岁的女乘客小蒋起身准备走向洗手间,还没能打开厕所门,便晕倒在机舱过道。空乘及时发现后,采取了紧急措施,无奈小蒋全身冰凉,脸色苍白,
【信息时报】10天大婴儿头上长“尾巴”经检查是脑膨出,在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顺利切除
2018-04-10
刚出生的男婴后脑勺位置就有一个“小尾巴”,约小拇指大小,而且每天都有增大,原来是颅内有肿物。出生第10天,该新生儿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做了手术,顺利切除肿物,目前准备出院。春节前,一位年轻的潮汕父亲,怀抱刚出生数天的儿子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求医。原来,婴儿出生后就发现后脑勺位置有一个小小尾巴,约小拇指大小,而且小尾巴在慢慢变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邓跃飞检查后认为,婴儿是得了颅裂合并脑膜膨出。2月8日,出生才10天的男婴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了 “枕部肿物切除+硬脑膜修补术”,手术顺利。据邓跃飞介绍,脑膨出是一类先天性颅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