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员工版
  • 首页
  • 医院概述
    • 医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百年逸仙
      • 院训 院歌 院徽
      • 医院形象宣传片
      • 医院画册
      • 院史荟萃
      • 数字虚拟医学博物馆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媒体聚焦
    • 医院公告
      • 信息公开
      • 阳光用药信息
    • 电子院刊
    • 视觉逸仙
  • 就医服务
    • 出诊信息
    • 门诊服务
      • 门诊就诊流程
      • 就诊指南
      • 缴费、退费相关指引
      • 检查预约、报告发放
      • 交通指引
    • 住院服务
      • 病案复印申请指引
    • 医保指南
      • 药品目录
      • 广州医保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省内异地医保
      • 跨省医保
    • 体检服务
      • 体检预约
      • 体检须知
      • 体检流程
      • 体检套餐
      • 报告查询
    • 健康教育
  • 医院党建
  • 科室导航
  • 名医名家
  • 科学研究
    • 研究新发现
    • 科研简介
    • 通知公告
    • 科研平台
    • 成果专利
    • 学术规范
      •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 学术规范
    • 临床研究招募
  • 医学教育
    • 本科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临床科室导师
      • 基础医学导师
    • 护理教育
    • 逸仙医学教育系统
    • 医学教育基金会
  • 招聘采购
    • 人才招聘
    • 采购专栏
      • 调研公告
      • 采购公告
      • 采购公告(设备类)
      • 采购公告(总务类)
      • 采购公告(基建类)
      • 采购公告(信息类)
      • 采购公告(安保类)
      • 采购公告(其他类)
      • 结果公告
      • 失信供应商名单
      • 其他(表单下载及指引)
      • 2023年以前
  • 首页
  • 医院概述
    • 医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百年逸仙
      • 院训 院歌 院徽
      • 医院形象宣传片
      • 医院画册
      • 院史荟萃
      • 数字虚拟医学博物馆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媒体聚焦
    • 医院公告
      • 信息公开
      • 阳光用药信息
    • 电子院刊
    • 视觉逸仙
  • 就医服务
    • 出诊信息
    • 门诊服务
      • 门诊就诊流程
      • 就诊指南
      • 缴费、退费相关指引
      • 检查预约、报告发放
      • 交通指引
    • 住院服务
      • 病案复印申请指引
    • 医保指南
      • 药品目录
      • 广州医保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省内异地医保
      • 跨省医保
    • 体检服务
      • 体检预约
      • 体检须知
      • 体检流程
      • 体检套餐
      • 报告查询
    • 健康教育
  • 医院党建
  • 科室导航
  • 名医名家
  • 科学研究
    • 研究新发现
    • 科研简介
    • 通知公告
    • 科研平台
    • 成果专利
    • 学术规范
      •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 学术规范
    • 临床研究招募
  • 医学教育
    • 本科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临床科室导师
      • 基础医学导师
    • 护理教育
    • 逸仙医学教育系统
    • 医学教育基金会
  • 招聘采购
    • 人才招聘
    • 采购专栏
      • 调研公告
      • 采购公告
      • 采购公告(设备类)
      • 采购公告(总务类)
      • 采购公告(基建类)
      • 采购公告(信息类)
      • 采购公告(安保类)
      • 采购公告(其他类)
      • 结果公告
      • 失信供应商名单
      • 其他(表单下载及指引)
      • 2023年以前
搜索
全文搜索 科室搜索 医生搜索

【39健康网】更微创更精准广东省内首例使用ClutchCutter电剪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顺利完成

2017-10-19
2017年9月26日晚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副主任医师及赖宇主治医师为63岁的蔡先生进行了肠镜下直肠肿物黏膜下剥离术,这是广东省第一例使用ClutchCutter电剪刀(又名“一次性使用剪刀钳”)进行内镜直肠肿物黏膜下剥离术。 2016年2月,蔡先生开始出现下腹部隐痛、腹泻,由于各种原因,2016年7月才在当地医院做肠镜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2016年8月,蔡先生慕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并做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病理提示为“吻合口近端、远端组织未见癌,清扫19枚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羊城晚报】点心饮料可口,莫入“甜蜜陷阱”

2017-10-17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的建议。”但你可能想不到,仅仅一杯奶茶的糖,就用光了你“今日份”的糖量摄入额度。在正常甜度奶茶中,含糖量最高的每杯含糖达到了62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提醒,现在太多的人摄入糖分超标,当心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因此,必须学会控制糖的摄入,不要掉入这个“甜蜜陷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贪吃的人们对含糖量高的点心、饮料、水果的需求和消耗日益增多,使摄入的糖量大大超过人体需要。陈超刚介绍, “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广州参考】吃糖会得脚气?有可能!营养专家教你四招可“安全拥抱甜蜜”

2017-10-17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网红奶茶成分大揭秘!》的网络爆文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提及,上海消保委通过对诸多“网红”奶茶的糖分、反式脂肪酸、咖啡因等成分进行检测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所有号称‘无糖’的奶茶,均实际含有糖分!而在正常甜度奶茶中,含糖量最高的每杯达到了62克!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的建议。” 谁曾想到,仅仅一杯奶茶的糖,就用光了我们每日最高的糖量摄入额度。 最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和“健康有约”的老朋友、

【家庭医生在线】母乳喂养:坚守这一份来自37°的母爱!

2017-10-17
母乳,是生命之源;母乳喂养,是自然之爱。今年是世界母乳喂养周的第26个年头,作为一项全球性的公共活动,其主旨在于促进全社会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倡导公众支持母乳喂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翁雪玲护长指出,本届主题为“母乳喂养,共同坚持”,更是将母乳喂养提升到全民关注的高度,倡导全社会、多部门、多层次、多方面促进母乳喂养。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二胎潮已然如火如荼。伴随着二胎宝宝的出生,二胎妈妈的母乳喂养问题反而更令人头疼!在爱婴区病房里,相当一部分二胎妈妈甚至比一胎妈妈的母乳喂养知识更“不及格”,依旧是“无证上岗”

【新华社】逸仙乳腺肿瘤医院在广州成立

2020-09-15
新华社广州9月14日电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广州成立逸仙乳腺肿瘤医院。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是一家公立乳腺专科医院,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合肿瘤、心血管、内分泌、康复、妇科生殖及精神心理等多个临床学科,打造全链条的高水平乳腺癌诊疗和研究综合体系,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的整合型医疗服务。逸仙乳腺肿瘤医院下设乳腺外科、乳腺内科、乳腺诊断专科、乳腺整形外科、乳腺放疗专科、树华乳腺癌研究中心、肿瘤内分泌科、肿瘤心血管科、肿瘤心理支持和咨询科、肿瘤生殖科、肿瘤康复科等11个临床专科和研究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乳腺肿瘤医院院长宋尔卫说,逸仙乳腺肿瘤医院一方面打造集乳腺

【广州台-G4出动】百岁阿婆假牙下“长肉”,竟是口腔癌!

2020-07-30
来自顺德的百岁老人李阿婆已经五代同堂,本来享受着儿孙绕膝的晚年生活,却在四个月前发现自己上牙龈长了一块“肉”,而且这块“肉”还在慢慢变大,最后连假牙都戴不上去了。在当地医院就诊后,李阿婆被诊断为“上牙龈癌”。李阿婆慕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后,口腔颌面外科王友元副教授为她进行了上颌前牙龈癌扩大切除手术、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术后次日,李阿婆已经可以自己吃饭,术后三天就顺利出院回家了。 牙龈“长肉”假牙戴不上,误以为只是“上火”据李阿婆回忆,四个多前她发现自己假牙下面的牙龈长多了一块“肉”,感觉疼痛不适,偶尔还会有出血。当时李阿婆和家人以为只是“上火”,加上处于新冠疫情期间,所以没有去医院就

【健康报】林天歆:带着广东的“厚礼”来援疆,让喀什地区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2020-07-09
“让喀什地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看得好病”,是林天歆接任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一职半年以来,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最想要实现的愿望。 这对林天歆来说,并不是难事。2019年11月20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兼泌尿系肿瘤专科主任林天歆,作为广东最新一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来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该院的党委副书记、院长一职。他带领34名援疆专家,从医、教、研等各方面对该院进行帮扶。 推行“院包学科群”模式、狠抓转诊率、培养学科人才……带着广东省的援疆多重“厚礼”,林天歆和援疆医疗团队迅速开展工作。

【羊城晚报】50岁大妈骨性关节炎无法行走,广东医生“妙招”换上新关节

2020-07-09
对于患有类风湿、创伤、痛风、软骨退变等导致的重度骨性关节炎等可以进行踝关节置换手术。6月16日,一台“特别”的骨外科手术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这是国内首例Infinity(最新一代踝关节置换术用假体)全踝关节置换手术,负责手术的是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足踝外科主任宋卫东教授团队。手术圆满成功后,本来深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困扰的曾阿姨恢复顺利,并将于近期出院。据宋教授团队介绍,此次手术的顺利进行标志着国内对终末期踝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踝关节肿痛久未愈,传统手术隐患多53岁的曾阿姨因为右踝关节疼痛问题反复求医,三年来疼痛持续加重。来到孙逸仙纪念医院求医前,曾阿姨已开始出现行走

【科研】转发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

2016-03-06
各科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指南”。学校科学研究院将于下周开展学校整体组织申报工作,请各科室高度重视,根据项目指南(附件1)及申请书撰写提纲(附件2)要求,配合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为做好学校整体组织申报工作,请有意向申报或参与的老师信息,于3月7日(周一)16:00前,将“申报及参与意向表”(附件3)发送我科邮箱。联 系 人:姚老师 林老师 联系电话:81332402电子邮箱:syskyk02@163.com附件: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州日报】实力医生健康60秒|王亮春:冬季皮肤干燥?保湿注意这四点!

2020-06-24
实力医生健康 60 秒今日出镜的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王亮春教授。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王亮春医生。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聊一下护肤的问题,因为发现门诊相当大一部分患者是因为瘙痒而就诊。造成瘙痒一个非常重要的 原因就是皮肤干燥,尤其是在冬季,我们要注意保湿。保湿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尽量不要用或少用沐浴露,因为皮肤的表面是酸性的,多数沐浴露是碱性的,容易改变皮肤表面的酸碱平衡。第二,要尽量地不要用太热的水(洗澡),因为太热的水会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质屏障。第三,要正确地使用润肤膏,一定要在皮肤还是很湿润的时候,就开始擦润肤膏。第四,要选择正确的润肤膏,尤其是有点油的,那么

【中国科学报】李春海团队获广东2019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0-06-24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官网公布了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共670项。其中,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教研室教授李春海及其团队申报的成果《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医学教学体系构建》荣获广东省2019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领域,专业性强,内容多且抽象,涉及多学科知识。我想做的就是,打破传统医学教学方法,改变平面图谱展示的单一教学形式。”李春海说,他早在2006年就着手组建教学团队开始探索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14年来,李春海带领团队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微课”、“慕课”(MOOC)和虚拟现实(VR )等多项前沿技术应用于外科临床教学中,充分利用VR

【南方都市报】心脏“保护器”可以不“入心”袖珍起搏器只有2克重

2020-06-24
今年32岁的李先生,因为不明原因的反复晕厥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通过佩戴便携式心电记录装置,李先生被捕捉到发生了特发性心室颤动,这是一种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4月24日上午,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样新教授和麦憬霆副教授为患者完成全皮下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S-ICD)植入术,这是一项代表世界水平的新技术,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 电极埋在皮下 一样能让患者远离心源性猝死据李先生回忆,最近1年以来总是突然晕厥,多次就医却始终未能明确晕厥的原因,这让李先生及家属十分焦心,严重影响了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此次收住患者入

【信息时报】老伯肚子大如孕妇医生奋战6小时除病魔

2020-06-24
“感谢你们帮我拿走了我‘怀’了6年的‘大肚子’,我总算松一口气了。”年近古稀的钟叔(化名)于4月28日出院了,他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王捷教授、李文滨副教授团队表达了感谢。困扰他6年多的“大肚子”,其实是重达30斤腹部肿瘤。在王捷教授、李文滨副教授团队的努力下,巨大肿瘤被顺利摘除,钟叔康复良好。据了解,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种并不多见的恶性肿瘤,却是腹膜后肿瘤中最常见的。李文滨副教授表示,腹膜后脂肪肉瘤占所有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45%左右,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 六年“养”了个大肚子年近古稀的钟叔,本来应该在家颐养天年。可惜,他却有一个难言之隐。体型瘦削的他却长着一个大大的肚子

[科研]关于2016年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科技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2016-03-03
关于2016年华夏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科技奖申报工作的通知申报书应用证明代码表查新单位项目摘要回避专家填写说明条例国际合作推荐书细则

【羊城晚报】不输血也可以肝移植!缓解用血压力,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

2020-06-19
春节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血液库存量告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型手术的开展,更为肝移植手术的开展带来了新的难题。如何做到少出血、少输血,甚至不输血做肝移植手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超副院长带领肝移植团队,对肝移植患者进行反复术前MDT讨论,精准评估病情、制定精细手术方案、精准施行,5月8日为一名终末期肝病患者开展了“零输血”肝移植手术。 手术过程出血量不到100毫升 61岁的王先生(化名)因终末期肝病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登记成为肝移植等待者,并幸运于近日在该院匹配到了合适的爱心捐献肝脏。但用血紧张的局面又成为能否开展手术的另一道难题,如何做到“少失血、

【新快报】【把爱读出来】一个都不能少!

2020-06-1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的人放慢脚步,从繁忙的日子中剥离开来,重新审视生命,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并有更多时间从阅读中汲取新知、智慧与力量。由新快报、ZAKER联合发起的“领读中国·书香岭南”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开启线上领读。风雨同经历,新快报“云听道”邀请你一起用读书声守护,用读书声致敬英雄,用读书声抚慰默默守候的你我…李青: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全科医学科主管护师 【记者】黎秋玲 点击阅读原文:新快报(【把爱读出来】一个都不能少!)

【羊城晚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广东医疗卫生界专家表示:深受鼓舞也感到责任重大总结抗疫经验贡献广东力量

2020-06-15
昨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聆听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多位广东医疗卫生界人士表示深受鼓舞,亦感到责任重大。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他们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以及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表示将总结此次抗疫经验,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贡献广东力量。 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兼省人民医院东病区主任覃铁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们的其中一个启示是,要在加强

【人民日报】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2020-05-29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广东医疗界引发热烈反响。在战疫中交出合格答卷的广东医务人员纷纷表示,中国战疫模式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广州医卫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按照国家、省、市部署,持续探索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突发事件或重大疫情医疗保障应急保障机制。 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需查漏补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

【学习强国】羊城晚报:“武汉战疫”团员青年突击队用90后的铠甲贡献战疫力量

2020-05-12
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从最初的5人,逐步壮大到41人,他们全是90后。这是一支敢打敢拼的团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国家需要时,他们勇敢站出来,冲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这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武汉战疫”团员青年突击队,1月25日,他们出征武汉,成为广东开赴武汉医疗队的第一支青年突击队。他们勇担当、敢担当、能担当, 用90后的铠甲来保家卫国,贡献战疫青春力量。 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战场1月25日上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发出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通知。短短几个小时就有几百位医务人员踊跃请战。最后20位医护人员组成了第一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作为广东开赴武汉医疗队的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武汉战疫

【广州台G4出动】Ta去武汉的日子:《婚约》

2020-05-08
“你守护生命,我守护你”疫情汹汹,让2020年这个春天变得非同寻常。在此之前,他们只是一对平凡的情侣,他是一名建筑设计师,每天和图纸打交道;而她是一名护士,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工作。两个人按部就班地依照人生的轨迹,平凡而幸福地生活着。除夕夜,正是万家团聚时。已经回到老家过年的刘夏鹏,猝不及防收到梁玉婵的电话:我在机场了,今晚我要去武汉了。没有好好送别,梁玉婵在家里拿上一件她送给刘夏鹏的衣服,便独自匆匆出门了。2020年1月26日,这是梁玉婵抵达武汉后,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凌晨4点。武汉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偶尔经过的小猫。梁玉婵在她的视频日记中说道:没见过凌晨4点的广州,却见到凌晨4

分页

  • 首页  « 第一页
  • 前一页  ‹‹
  • …
  • 页面 320
  • 页面 321
  • 页面 322
  • 页面 323
  • 当前页 324
  • 页面 325
  • 页面 326
  • 页面 327
  • 页面 328
  • …
  • 下一页 ›› 
  • 末页 尾页 » 
出诊信息
门诊信息
科室导航
名医名家
健康教育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官方逸仙E医院App
逸仙智慧服务小程序
医院地址
北院区:
广州沿江西路107号
南院区:
海珠区盈丰路33号
花都院区:
花都区镜湖大道11号
联系我们
电话总机:
020-81332199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3003号   粤ICP备2021175745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