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 En
公众版
员工版
  • 中
  • En
  • 首页
  • 医院概述
    • 医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百年逸仙
      • 院训 院歌 院徽
      • 医院形象宣传片
      • 医院画册
      • 院史荟萃
      • 数字虚拟医学博物馆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媒体聚焦
    • 医院公告
      • 信息公开
      • 阳光用药信息
    • 电子院刊
    • 视觉逸仙
  • 就医服务
    • 出诊信息
    • 门诊服务
      • 门诊就诊流程
      • 就诊指南
      • 缴费、退费相关指引
      • 检查预约、报告发放
      • 交通指引
    • 住院服务
      • 病案复印申请指引
    • 医保指南
      • 药品目录
      • 广州医保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省内异地医保
      • 跨省医保
    • 体检服务
      • 体检预约
      • 体检须知
      • 体检流程
      • 体检套餐
      • 报告查询
    • 健康教育
  • 医院党建
  • 科室导航
  • 名医名师
  • 科学研究
    • 研究新发现
    • 科研简介
    • 通知公告
    • 科研平台
    • 成果专利
    • 学术规范
      •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 学术规范
    • 临床研究招募
  • 医学教育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 护理教育
    • 逸仙医学教育系统
    • 医学教育基金会
  • 招聘采购
    • 人才招聘
    • 采购专栏
      • 调研公告
      • 采购公告(设备类)
      • 采购公告(总务类)
      • 采购公告(基建类)
      • 采购公告(信息类)
      • 采购公告(安保类)
      • 采购公告(药学类)
      • 采购公告(其他类)
      • 采购公告(2025年7月前)
      • 结果公告
      • 失信供应商名单
      • 其他(表单下载及指引)
      • 2023年以前
  • 首页
  • 医院概述
    • 医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百年逸仙
      • 院训 院歌 院徽
      • 医院形象宣传片
      • 医院画册
      • 院史荟萃
      • 数字虚拟医学博物馆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媒体聚焦
    • 医院公告
      • 信息公开
      • 阳光用药信息
    • 电子院刊
    • 视觉逸仙
  • 就医服务
    • 出诊信息
    • 门诊服务
      • 门诊就诊流程
      • 就诊指南
      • 缴费、退费相关指引
      • 检查预约、报告发放
      • 交通指引
    • 住院服务
      • 病案复印申请指引
    • 医保指南
      • 药品目录
      • 广州医保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省内异地医保
      • 跨省医保
    • 体检服务
      • 体检预约
      • 体检须知
      • 体检流程
      • 体检套餐
      • 报告查询
    • 健康教育
  • 医院党建
  • 科室导航
  • 名医名师
  • 科学研究
    • 研究新发现
    • 科研简介
    • 通知公告
    • 科研平台
    • 成果专利
    • 学术规范
      •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 学术规范
    • 临床研究招募
  • 医学教育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 护理教育
    • 逸仙医学教育系统
    • 医学教育基金会
  • 招聘采购
    • 人才招聘
    • 采购专栏
      • 调研公告
      • 采购公告(设备类)
      • 采购公告(总务类)
      • 采购公告(基建类)
      • 采购公告(信息类)
      • 采购公告(安保类)
      • 采购公告(药学类)
      • 采购公告(其他类)
      • 采购公告(2025年7月前)
      • 结果公告
      • 失信供应商名单
      • 其他(表单下载及指引)
      • 2023年以前
搜索
全文搜索 科室搜索 医生搜索

【广州日报】社卫中心可挂专家号

2014-09-26
来源:【广州日报】 2014-9-26 A16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 陈汝福教授越秀区卫生局长 黄甫初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王海芳 丘小红 记者 邱伟荣摄“医联体”成员单位可预约三甲医院专家号 胸痛患者走“绿色通道”转诊昨天上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广州越秀区二级医院、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组建“医疗联合体”。居民可在社卫中心挂三甲医院的专家号,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不出社区就可享受大医院的服务。市民向中山二院的医生了解出诊时间转诊病人优先看病住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中国最古老的西医院,也是广东省

【南方日报】妈妈身材好,宝宝智商高?

2014-09-18
来源:【南方日报】 2014-8-16 B04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副主任 张睿、产科陈志辽副教授记者 李劼 通讯员 王海芳“虽然好身材好脸蛋人人都想拥有,但是你一定想不到,好的身材还会与你的优生优育挂上钩,女人身材越好,生出的宝宝越聪明!”最近在网络微信上流传这样的文章,让爱美女士们眼前一亮。文章还引用一些看似玄乎的科学调查数据,强调“要想生个高智商宝宝,孕前赶快塑造好身材”。事实真如此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副主任张睿指出,此说法来源一篇医学研究,但似乎被包装成纤体美容广告,所谓“想生高智商宝宝,孕前塑造完美

【中山大学新闻网】我校召开援疆干部座谈会

2014-09-15
稿件来源:人事处 | 作者:陈发美 | 编辑:金凤 | 发布日期:2014-09-12http://news2.sysu.edu.cn/news01/140167.htm 9月5日上午,我校在南校区中山楼召开援疆干部座谈会。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出席座谈会,第七批援疆干部代表、第八批援疆干部及所在单位负责人、学校党委组织部、人事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人事处陈华桂副处长汇报了近年我校援疆工作情况。中山医学院陶亮教授代表第七批援疆干部代表发言,畅谈了在疆工作三年的感受和体会,希望新一批援疆医生到岗后,努力转变角色、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勤奋工作。第八批援疆干部代表、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俊东

【广州日报】乳腺癌治疗结束仅是“长征”开始

2014-09-15
来源:【广州日报】 2014-9-7 B8版记者 任珊珊、王鹤 通讯员 王海芳 图/记者 乔军伟名医大讲堂主讲嘉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主任苏逢锡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刘强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诊断科副主任贾卫娟副教授苏逢锡 刘强贾卫娟 ●“名医大讲堂”走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家提醒,乳腺癌在众多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好,且越早治疗,病人的生存时间越久●康复者需要制订康复计划表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头号“红颜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发布的数据,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妇女因

【广州日报】如何防治乳腺癌“名医大讲堂”下周开讲

2014-08-22
来源:【广州日报】 2014-8-22 A8版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王海芳主题:乳腺癌离你有多远?主讲: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主任苏逢锡教授;副讲:该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刘强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乳腺诊断科副主任贾卫娟副教授;时间:2014年8月29日(周五)上午9点15分;地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12楼多功能厅(海珠区盈丰路33号,近地铁二号线东晓南站A出口)。防乳癌需少用激素护肤品威胁人类生命的八大常见肿瘤中,只有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最丰富,且肿瘤对每种手段都敏感。苏逢锡说,零期、一期乳腺癌以手

【信息时报】70岁退休医生受天疱疮煎熬

2014-08-14
来源:【信息时报】 2014-8-13 D04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曾凡钦教授记者 莫柳 实习生 刘芳近日,《信息时报》健康周刊接到读者的求助来电。70岁的彭伯在今年春节期间患上寻常型天疱疮,额头、面部、口腔内疱疹瘙痒溃烂。虽然自己也是一名老军医,彭伯却为病痛寝食难安。在去过多家医院就诊后,他的病情一直反复。就在彭伯的儿子打算带他到北京去治疗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信息时报》“寻访好大夫”报道。多番权衡之后,决定先致电《信息时报》求助。接到求助电话后,信息时报记者展开联络工作。记者了解到,中山二院皮肤科曾凡钦是皮肤科的的权威专家;此外,曾凡钦教授在好大夫

【中山大学新闻网】孙逸仙纪念医院召开年中工作会议

2014-07-28
7月19日,孙逸仙纪念医院2014年年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医院2014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同时部署了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沈慧勇院长、王景峰书记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临床A类B类专科、行政后勤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医疗督导专家约1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沈慧勇院长代表领导班子作题为“2014年上半年工作回顾及下半年工作重点”的报告,对医院2014年上半年在医疗、科研、管理、人才引进、对外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对下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他指出,此次年中工作会议“没有表扬,没有批评,只是提醒”,希望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一起做好2014

【中国医学论坛报】抓住“潜伏”的胰腺癌

2014-07-23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4-7-15 06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专科主任 陈汝福教授责编 陈智 通讯员 王海芳胰腺癌的概述· 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胰腺癌包括胰头癌、胰体尾部癌。· 90%的胰腺癌为导管细胞腺癌,少见黏液性囊腺癌和腺泡细胞癌。·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及本身生物学特性,80%以上胰腺癌被发现时即为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较差。· 根据美国最新资料显示,胰腺癌5年生存率仅为5%。· 按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

【广州日报】华南首例平足症微创矫形手术成功

2014-07-11
来源:【广州日报】 2014-7-9 B8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创伤骨科专科副主任 宋卫东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王海芳河源13岁少年阿强(化名)天生扁平足,近三个月以来出现走路后足底及踝关节外侧疼痛。记者近日从广州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该院骨外科宋卫东教授成功为阿强施行了矫形手术,这也是华南地区首例平足症微创矫形手术。过去,平足症截骨矫形时常出现“断骨抽筋”的场面。由于阿强的手术采用最新的平足症微创矫形技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量几近于零。据宋卫东介绍,扁平足是常见足部畸形,约占正常人群7.1%,多数为先天性遗传。扁平足并非“不碍事

【南方农村报】65岁以上老年人10%患痴呆

2014-07-11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14-7-8 6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广东省护理学会神经分会副主任委员翁雪玲副主任护师记者 邓思淼 通讯员 王海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就像一种“流行病”,在老年人中快速增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广东省护理学会神经分会副主任委员翁雪玲副主任护师介绍,全世界范围内,每7秒钟就会新增一个痴呆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有近10%患有痴呆,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预计85岁以上老年人将有近50%不可避免地发生老年痴呆。作为一种慢性进展的脑功能全面障碍的疾病,老年痴呆可使人们日常生活、社交能力及职业功能等

【科研】转发关于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申报指南建议的通知

2015-05-21
各科室:为进一步做好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以下简称“广东联合基金”)工作,现特征集2016年度广东联合基金申报指南建议。2016年度广东联合基金主要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针对广东省及周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农业、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工程和电子信息等领域,重点针对我省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建议。相关要求如下:1.广东联合基金只支持重点项目,请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层次进行建议。2.指南建议请避免与过去正式发布的广东联合基金指南内容相同。3.指南建议由依托单位统一报送,不受理以个人名

【中山大学新闻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建网正式上线

2014-07-02
稿件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 作者: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办 | 编辑:蔡珊珊 | 发布日期:2014-07-01http://news2.sysu.edu.cn/news01/139529.htm 为加强医院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展示医院党建品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积极创新党建载体,大力推进网络党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之际,自主开发设计党建专题网站并正式上线运行。 党建网集合了新闻动态、党风廉政、思想教育、组织工作、群团工作、先锋掠影、支部风采、专题活动等几大板块内容,融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互动性于一体,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集中展现党建工作成果、加强基层党组织经验交流、

【南方日报】憋尿看球憋出前列腺炎

2014-07-01
来源:【南方日报】 2014-7-1 B01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 江春教授、范新祥医生记者 李劼 通讯员 王海芳巴西世界杯激战正酣,热情的球迷们已熬夜欣赏了多场精彩的比赛。球迷们为此不仅牺牲了睡眠、牺牲了视力、牺牲了皮肤、牺牲了肠胃,甚至可能男性健康也被牺牲掉了。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的江春主任医师介绍,巴西世界杯开赛以来,临床接诊的前列腺炎患者比往日明显增多,其中约有一半是熬夜看球的球迷。在看球的过程中许多球迷忘情的投入,长时间熬夜、久坐、憋尿。而这些对于男性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可能导致男性生殖系统出现各种功能障碍。憋尿4小时憋出前列腺炎28岁的王先生和妻

【新快报】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吗?

2014-06-19
来源:【新快报】 2014-6-19 D08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老年神经专科副主任刘军教授记者 余锦境 通讯员 王海芳近来,电视台的综艺节目都在唱歌,《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各类音乐选秀节目各显神通。这时,有消息横空出世:“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得治!”据闻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的权威也曾报道:“唱歌跑调是一种病,这类人多半有方向感不好、整理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等表现。”于是,唱歌不好的朋友顺理成章地成了“病人”,并且有了一个权威的专属名称—

【广州日报】安装起搏器后小心感染

2014-06-17
来源:【广州日报】 2014-6-11 B7版受访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主任 王景峰教授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王海芳 陈样新 随着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的走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植入起搏器来预防心脏猝死,让起搏器24小时“监管”脆弱的心脏。然而,约有1%左右的患者在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后会出现感染,治疗相当棘手。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完成一例高难度手术,成功采用新技术,为一名高龄患者取出永久性起搏器电极。78岁的雷伯八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一家医院植入了双腔起搏器。去年,他因反复发热

【中国医学论坛报】酒水肚中过牙签戳穿肠

2014-04-27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4-4-17 A3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 周泉波副教授通讯员 王海芳 郭明炎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接诊1例22岁男性患者。该患者右下腹痛3天,抗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腹痛加重。就诊时患者体温超过39℃,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白细胞计数升高,腹部平片提示无膈下游离气体,无胃肠穿孔表现。患者有手术探查指征,肝胆胰外科周泉波副教授等当即进行腹腔镜下探查。术中见患者阑尾组织无红肿及化脓,右下腹腔有较多脓液,局部回肠表面覆盖一层厚脓苔。拨开脓苔,发现有一根淡黄色细长硬质异物由肠管穿出约2cm,后再次穿入肠管,另一端在肠管内顶穿肠壁。将异

【羊城晚报】慎用甘草类止咳药

2014-03-10
来源:【羊城晚报】 2014-3-10 B6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伍俊妍记者 胡菁 通讯员 王海芳 {春季的气温如过山车一般,时高时低,易得感冒咳嗽。止咳药是治疗咳嗽效果明显的药物,在正常剂量下服用无需担心成瘾。然而,许多人在咳嗽时都会随意购买止咳药,这种做法并不安全,因为滥用止咳药有成瘾的可能。药学专家提醒,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合剂就是临床常用的镇咳药之一,其疗效明显且价格低廉,深受广大患者青睐。但大多数患者对复方甘草片及甘草类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误解及盲区。}连续服用别超过7天复方甘草片的主要成分有甘草浸膏粉、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等。甘草浸膏具有促进

【广州日报】脊柱转移癌并非“没救了”

2014-03-06
来源:【广州日报】 2014-3-6 B8版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王海芳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广东省脊柱脊髓疾病科研中心主任 沈慧勇教授“没救了!”经常有癌症病人发现骨转移后,便心灰意冷地放弃治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广东省脊柱脊髓疾病科研中心主任沈慧勇教授指出,出现骨转移瘤并非“死亡宣判”。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常见癌症,容易转移到骨骼系统。沈慧勇指出,根据国内外文献统计,高达70%的癌症患者可发生骨骼相关事件,例如骨转移癌引发剧烈疼痛,神经压迫导致行走困难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病情发展到这个程

【家庭医生报】“吃进来”的痛风“吃出去”

2014-03-06
来源:【家庭医生报】 2014-3-3 20版编辑 于家兴 通讯员 王海芳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主任 戴冽教授、风湿内科莫颖倩主治医师不良饮食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同样,痛风的治疗也需要饮食的配合。要把痛风“吃出去”,关键是要知道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要少吃,哪些不能吃?动物内脏——忌食动物内脏如鸡胗、鸭胗、肠子、胰腺、肝脏、肾脏等,是所有食物中嘌呤含量最高的一类,一次大量进食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此外,动物内脏含有大量胆固醇,痛风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忌食。红肉——少吃红肉,即猪肉、牛肉、

【羊城晚报】人到中年为健康“储存肌肉”

2014-03-06
来源:【羊城晚报】 2014-2-28 B5版记者 谢哲 通讯员 王海芳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 黄霖副主任医师如果你已年满50岁,就得十分注意健身锻炼,重视储存肌肉,否则多种疾病将缠上你身。人体肌肉的储存量可能影响到血液循环、骨骼健康等方面。专家建议,中年人需要“储存”肌肉,甚至可以说存钱不如先“存肌肉”。“储存肌肉”的最佳办法就是体育锻炼。肌肉与健康息息相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黄霖表示,研究发现,人的身体到了50岁以后,肌肉存储量就会快速走下坡路,肌肉力量也逐渐减弱。黄霖提醒,如果不及时

分页

  • 首页  « 第一页
  • 前一页  ‹‹
  • …
  • 页面 312
  • 页面 313
  • 页面 314
  • 页面 315
  • 当前页 316
  • 页面 317
  • 页面 318
  • 页面 319
  • 页面 320
  • …
  • 下一页 ›› 
  • 末页 尾页 » 
出诊信息
门诊信息
科室导航
名医名家
健康教育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官方逸仙E医院App
逸仙智慧服务小程序
医院地址
北院区:
广州沿江西路107号
南院区:
海珠区盈丰路33号
花都院区:
花都区镜湖大道11号
联系我们
电话总机:
020-81332199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3003号   粤ICP备2021175745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