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 En
公众版
员工版
  • 中
  • En
  • 首页
  • 医院概述
    • 医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百年逸仙
      • 院训 院歌 院徽
      • 医院形象宣传片
      • 医院画册
      • 院史荟萃
      • 数字虚拟医学博物馆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媒体聚焦
    • 医院公告
      • 信息公开
      • 阳光用药信息
    • 电子院刊
    • 视觉逸仙
  • 就医服务
    • 出诊信息
    • 门诊服务
      • 门诊就诊流程
      • 就诊指南
      • 缴费、退费相关指引
      • 检查预约、报告发放
      • 交通指引
    • 住院服务
      • 病案复印申请指引
    • 医保指南
      • 药品目录
      • 广州医保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省内异地医保
      • 跨省医保
    • 体检服务
      • 体检预约
      • 体检须知
      • 体检流程
      • 体检套餐
      • 报告查询
    • 健康教育
  • 医院党建
  • 科室导航
  • 名医名师
  • 科学研究
    • 研究新发现
    • 科研简介
    • 通知公告
    • 科研平台
    • 成果专利
    • 学术规范
      •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 学术规范
    • 临床研究招募
  • 医学教育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 护理教育
    • 逸仙医学教育系统
    • 医学教育基金会
  • 招聘采购
    • 人才招聘
    • 采购专栏
      • 调研公告
      • 采购公告
      • 采购公告(设备类)
      • 采购公告(总务类)
      • 采购公告(基建类)
      • 采购公告(信息类)
      • 采购公告(安保类)
      • 采购公告(其他类)
      • 结果公告
      • 失信供应商名单
      • 其他(表单下载及指引)
      • 2023年以前
  • 首页
  • 医院概述
    • 医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百年逸仙
      • 院训 院歌 院徽
      • 医院形象宣传片
      • 医院画册
      • 院史荟萃
      • 数字虚拟医学博物馆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媒体聚焦
    • 医院公告
      • 信息公开
      • 阳光用药信息
    • 电子院刊
    • 视觉逸仙
  • 就医服务
    • 出诊信息
    • 门诊服务
      • 门诊就诊流程
      • 就诊指南
      • 缴费、退费相关指引
      • 检查预约、报告发放
      • 交通指引
    • 住院服务
      • 病案复印申请指引
    • 医保指南
      • 药品目录
      • 广州医保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省内异地医保
      • 跨省医保
    • 体检服务
      • 体检预约
      • 体检须知
      • 体检流程
      • 体检套餐
      • 报告查询
    • 健康教育
  • 医院党建
  • 科室导航
  • 名医名师
  • 科学研究
    • 研究新发现
    • 科研简介
    • 通知公告
    • 科研平台
    • 成果专利
    • 学术规范
      •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 学术规范
    • 临床研究招募
  • 医学教育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 护理教育
    • 逸仙医学教育系统
    • 医学教育基金会
  • 招聘采购
    • 人才招聘
    • 采购专栏
      • 调研公告
      • 采购公告
      • 采购公告(设备类)
      • 采购公告(总务类)
      • 采购公告(基建类)
      • 采购公告(信息类)
      • 采购公告(安保类)
      • 采购公告(其他类)
      • 结果公告
      • 失信供应商名单
      • 其他(表单下载及指引)
      • 2023年以前
搜索
全文搜索 科室搜索 医生搜索

【家庭医生报】女性经期小事别大意

2011-04-29
来源:【家庭医生报】 2011-4-25 女性健康通讯员 王海芳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 洪顺家副教授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表现,大家都知道要注意经期卫生,但具体到生活小事是不是也会偶尔大意了呢。1.经期不宜剧烈运动月经期进行体育运动应注意适当减少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例如短跑、长跑、跳高、跳远,三大球类,大负荷的力量练习等。另外,月经期也应该避免游泳。2.经期控制生冷食物的原则月经期间避免生冷食物是必要的,但并非一口雪糕或一口冰冻可乐都不可以碰,依据个人习惯进食少许冷的食物一般不会有大的危害。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一些女性吃一口雪糕就导致肚子痛,如果是这样就应该避免。3.夏天能

【南方日报】乳痛,绝大多数跟乳癌无关

2011-04-26
来源:【南方日报】 2011-4-26 B04版记者 李劼 实习生 谌雅萌 通讯员 梅玫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 苏逢锡教授 刚过去的第十七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根据最新出炉的“癌谱”排位,乳腺癌成女性首位杀手,乳腺癌不像肝癌、胰腺癌等肿瘤难以早期发现,只要进行专业定期检查,大部分乳腺癌患者能够早期发现,早治疗,可实现较好的愈后效果。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广东省首席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主任苏逢锡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靠手摸来自检的人不在少数,但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早期筛查作用,还需要B超、钼靶这

【广州日报】老人手抖手麻暗示多种疾病

2011-04-25
来源:【广州日报】 2011-4-25 B版记者 涂端玉 通讯员 王海芳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陶恩祥教授 名医信箱医生你好!我父亲今年八十岁了,他的手每天拿东西时总是不由自主地颤抖不止,虽然他还可以正常起居,照顾自己生活,但我还是有些担心。请问这可能是帕金森前兆吗?这种抖严不严重?该如何处理?谢谢!花都乔先生解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陶恩祥教授老人手抖常见原因有:1.老年震颤,属于自然老化现象,发生很隐秘,进展很慢,不影响生理功能;2.特发性震颤,是常见的病理性震颤,在手持物(拿筷子、水杯、酒杯等)时震颤明显,手不活动时则震颤消失,早期少量饮酒也会减轻

【羊城晚报】中大教授“盯上”催促乳癌细胞转移因子

2011-04-20
这一发现将开辟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新途径来源:【羊城晚报】 2011-4-19 A16版记者 夏杨 通讯员 王丽霞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昨天,羊城晚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宋尔卫教授发现了促发乳腺癌癌细胞转移的炎症因子,这一研究预料对抑制乳腺癌转移开辟了新途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每3分钟世界上就有一位妇女被诊断为乳腺癌,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是致死的主因,它之所以发生转移,除癌细胞外,还跟癌细胞周围的非可控性炎症反应有关,它在癌症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非可控性炎症因素非常复

【家庭医生报】静息心率与寿命有关

2011-04-12
来源:【家庭医生报】 2011-4-4 10版通讯员 王海芳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杨艳旗教授科学家发现,鼠类、兔类等心率很快,每分钟可达数百次,但它们的寿命仅1~3年,而鲸类心率很慢,每分钟仅20次左右,其寿命却可达30~40年。对人类的研究也发现,在同等条件下,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分钟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相反,如静息心率大于80次,寿命就会缩短。要使静息心率保持在60次/分钟左右,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锻炼能使肌肉紧张活动,使得心脏工作增加,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体积增大,外形圆满,搏动有力;另一方面可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从而改善心

【信息时报】环境污染重,小鸡鸡更爱躲猫猫

2011-04-02
来源:信息时报2011—4—2C03版信息时报记者徐姗通讯员梅枚男童“小鸡鸡”的问题,包茎和包皮过长一向排首位,近年“隐匿性阴茎”异军突起,大约每1000个男孩当中就有6.8个患有此病!妈妈们可能觉得宝宝胖乎乎的,小鸡鸡自然会藏着,长大点瘦下来就出来了,与其干等着不如看医师,谨防“小鸡鸡”永远躲着不出来——患上隐匿型阴茎。隐匿型阴茎,即“小鸡鸡”藏着不出来。家长稍加留意其实能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有没有常识这是异常的疾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主任

【羊城晚报】便后察言观色,及早发现消化道出血

2011-04-01
便后察颜观色,及早发现消化道出血来源:羊城晚报2011—3—31日 B8版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急诊科主任王彤副教授文/通讯员梅枚尽管已近清明,广州仍不时有冷空气来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急诊科主任王彤副教授介绍,这些天收到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增多,其中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的病人尤为多见。王彤主任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等本就是消化道的常见疾病。气温下降时,本身就会引起胃肠道的血管收缩,引起胃痛等症状。再加上有些人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喜欢食用生冷、坚硬的食物。生了病的胃和十二指肠受不住刺激,便会溃烂乃至出血。食管和胃肠道肿瘤、血

【南方都市报】甜食吃太多孩子可能发育慢

2011-04-01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1—3—30日Aii21版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副教授采写:南都记者曾文琼实习生陈颖琪通讯员梅枚爱好甜食,是人的天性,母乳里就含有淡淡的甜味。对于还没有经过后天饮食锻炼的孩子来说,在自主选择食物方面通常都会偏向甜食。很多孩子对家长精心烹制的晚餐不屑一顾,却能在短时间内消灭掉一大罐巧克力糖。但是,陈超刚副教授说,吃过多甜食,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影响生长发育人天生就具有一个“内部控制系统”,只要吃到足够的热量,通常就会停下嘴。过多摄入甜食,将使体内血糖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影响中枢神经

【广东科技报】性行为过早,宫颈癌发病率高

2011-03-28
来源:【广东科技报】 2011-3-15 A11版记者 宋导 通讯员 王海芳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陈勍副教授以往宫颈癌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医学上将年龄小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称之为年轻宫颈癌患者,但近些年来,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患上宫颈癌的人数显著增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副主任陈勍表示,如果宫颈癌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100%, 并且,如果治疗及时的话,年轻女性尚可保留生育功能。多个性伴侣让花季少女染“癌”17岁的高中女孩小丽(化名)近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内裤上总是粘着很多的分泌物,而且气味很重,她开始每天都使用温水清

【羊城晚报】3招,让你天庭饱满

2011-03-28
来源:羊城晚报2011-3-28 B16版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张金明教授文/通讯员梅枚“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常被认为是贵人之相,所谓“天庭”,常指额头、脑门。“天庭饱满”也就是额头圆润饱满之意。事实上,拥有一个丰满额头的人,相貌也往往为人称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张金明教授认为,从美学上说,额头饱满也是端庄的面部轮廓的最基本要求,因为额部占据着面部的上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若是长得不靠谱,那剩下的三分之二即便长得如何端庄标致,也是难以顶起这整张脸的。张金明教授说,额部的不饱满,大多是先天遗传的

【广州日报】反复流产易诱发乳腺癌

2011-03-28
来源:广州日报2011-3-25B11版●不育少育、不实行母乳喂养、反复流产都可能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清扫腋窝容易致残,肿瘤没有转移就不该“扫荡”腋窝●四成乳癌患者存在复发现象。降低复发风险,坚持内分泌治疗是关键反复人流也会诱发乳腺癌;上世纪实现了切乳到保乳的革命,这世纪则应实现扫腋窝到保腋窝;四成患者面临复发风险,春季尤甚……日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与中国癌症康复会合作举办的“我还是我”乳腺癌大型义诊现场,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主任苏逢锡教授面对众多

【中央电视台】胆结石与胰腺炎

2011-03-22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组前来南院区采访陈亚进主任节目将于3月22日晚18:45分于中央十台播出1月10日至11日,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组前来南院区采访陈亚进副主任,节目题为《胆结石与胰腺炎》,将于3月22日晚18:45分,在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播出,23日凌晨00:45分将会重播。欢迎大家收看!1月10日一大早,“健康之路”栏目组成员一行3人便冒着寒风冷雨专门来到南院区,开始一天紧张的拍摄。栏目组从12楼多功能厅开始,一路拍到急诊科。急诊科多名护士和肝胆外科的张磊副教授,担当案例短片的男女主角,我院退休职工王定家志

关于在医科科研管理系统填报2013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的通知

2015-01-08
各项目负责人:广东省科技计划2013年度项目经费陆续下达,医科处已将粤科规财字[2014]116号下达项目的基本信息导入医科处“医学科研管理系统”(清单见附件1),请项目负责人登陆医科处科研管理系统填报预算并审核,填报注意事项如下:一、填报平台医科科研管理系统 http://ecampus.sysu.edu.cn/yk/(可从医科处主页http://mso.sysu.edu.cn/链接进入)二、填报流程1、登陆系统:项目负责人登陆科研管理系统,用户名:“js”+“六位数工资号”(例如:js123456,如忘记工资号,可登陆

【广州日报】怎样早期发现胆囊癌

2011-03-15
来源:广州日报2011-3-07B8版名医信箱:我父亲今年72岁,每天坚持去白云山锻炼,身体非常健康。但出乎家人意料的是,年前在单位体检时,他被查出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有占位性病变,经CT检查,证实是胆囊癌,手术后的病理组织切片也报告为胆囊腺癌,腹腔内已有多处淋巴结肿大转移。我想请问专家:我父亲之前什么症状都没有,怎么突然就患了胆囊癌,而且还是晚期呢?这是不是意味着他时日无多?怎样才能早发现胆囊癌?崔先生解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肝胆医院院长王捷教授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几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它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进展快,预后十分差。所以如果做CT时,临床医生不仔细

【羊城晚报】7类人群慎用感冒药

2011-03-15
广东进入流感高发期7类人群慎用感冒药来源:羊城晚报2011-3-02B7版用药之道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主任、副主任药师李国成文/通讯员梅枚阳春三月,病毒、细菌滋长,流感病毒也开始四处作恶。3月-7月是流感的高发期。染上感冒,很多人都选择上药店买感冒药自行服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国成提醒,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先咨询医生意见再服用感冒药,因为特殊人群有特殊的医学指标。1.肝功能、肾功能不全绝大部分感冒药都必须通过肝代谢和肾排泄,感冒药中的一些成分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影响。如绝大部分感冒药含有的对乙酰氨基酚,对肝功能、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可以

【羊城晚报】耳鸣并非都是由于肾虚

2011-03-09
来源:羊城晚报2011-3-7B7版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区永康文/通讯员梅枚28岁的小李,是名公务员,最近抱怨老听到耳边有“嗡嗡”声,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一开始他也没有在意,以为过两天就会好,没想到,烦人的耳鸣声越来越明显,有时甚至白天在安静一点的环境下也能听到。耳鸣让他心烦意乱,夜不能寐,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以致第二天的工作状态也极度糟糕。憔悴的小李看过几家医院,医生也没啥好办法。误区:耳鸣不能靠补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区永康副教授说,很多人都以为耳鸣是肾虚引起的,拼命买一些补肾药进行治疗。其实,肾虚只是中医的一种辨证,耳鸣并不

我院“2014年度科技英语口语大赛”圆满结束

2014-12-30
为提高我院职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活跃职工文化生活,院科研科于12月24日下午在岭南楼26楼海珠厅举办了主题为“责任与梦想”的“2014年度科技英语口语大赛”。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各科近百名选手(分为26个组)参加,邀请了陈积圣、彭英、席丽艳、丁悦、段朝晖、陈慧、黎阳七名教授作为评委嘉宾,神经外科翁胤仑和科研科陈翠薇担任主持人。比赛包括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五分钟的英语表演,第二环节为医学英语问题回答。比赛中,各参赛小组及选手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抖擞的精神状态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短剧、演讲、小品、朗诵等),为评委和观众

【羊城晚报】每天三两白酒,十年可成肝硬化

2011-02-21
来源:羊城晚报2011-2-21 B8版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肝胆医院副院长陈亚进教授文/通讯员梅枚刘处长是某机关负责接待的领导,几乎每天都在外陪客人用餐,餐桌上难免有酒,酒量好的刘处长每次都喝得醉醺醺地让下属送回家。即使是在家吃饭,喝惯了酒的刘处长也会自斟自饮两杯。但这些天来,刘处长总觉得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怎么休息也缓不过劲来。在家人的陪同下,刚过不惑之年的刘处长来到医院检查,结果却是肝硬化晚期。饮酒可致酒精性肝硬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肝胆医院副院长陈亚进教授说,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同时也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硬化根据病因

【广东科技报】胰岛素瘤“发飙”大脑不受控制

2011-02-16
来源:广东科技报2011-2-15第7版 受访专家: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王捷教授 采 写: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梅枚 张伯是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教师,今年68岁。六年前他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有时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大哭、大笑,有时会毫无缘由地打人或满嘴粗言秽语。六年来他一直被当作精神病治疗,在精神病住了一段时间却没有好转。奇怪的是,张伯饱餐后,精神状态会恢复正常,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毫无知觉。 胰岛素瘤易致大脑调控失常 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

【信息时报】不吃饭就犯精神病?查血糖

2011-02-16
来源:信息时报2011-2-16 C05版信息时报记者徐姗通讯员梅枚门诊个案:没吃饱就犯“精神病”老张几年前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会突然莫名奇妙地大哭、大笑,有时会毫无缘由地打人或满嘴粗口。这些年,家人一直以为他有精神病,也一直被当成精神病治疗,却没有好转。奇怪的是,老张饱餐过后,精神状态会恢复正常,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毫无知觉。难道不吃饱饭会影响精神状态?医师解析:胰岛生瘤失常,脑袋易“饿”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王捷教授在了解病史和症状后,又对老张做了血糖测试和CT检查,对老张的家长解释说,老张患的根本不

分页

  • 首页  « 第一页
  • 前一页  ‹‹
  • …
  • 页面 337
  • 页面 338
  • 页面 339
  • 页面 340
  • 当前页 341
  • 页面 342
  • 页面 343
  • 页面 344
  • 页面 345
  • …
  • 下一页 ›› 
  • 末页 尾页 » 
出诊信息
门诊信息
科室导航
名医名家
健康教育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官方逸仙E医院App
逸仙智慧服务小程序
医院地址
北院区:
广州沿江西路107号
南院区:
海珠区盈丰路33号
花都院区:
花都区镜湖大道11号
联系我们
电话总机:
020-81332199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3003号   粤ICP备2021175745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