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危害健康
专家提醒:戒烟意味着治疗慢性疾病
世卫组织已经认定烟草依赖是一种高复发的慢性疾病,指出依赖综合症的中心特征是渴望(常常非常强烈,难以摆脱)使用成瘾性药物、酒精或烟草。专家表示,戒烟意味着治疗慢性疾病。
烟草依赖是一种疾病,烟草里的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郝伟教授是成瘾行为方面的研究专家,他表示,“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尼古丁可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可使吸烟者自觉喜悦、减轻焦虑,产生一种舒服的感受。然而,就是这种舒服引诱着吸烟者慢慢上瘾。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
持大脑尼古丁稳定水平,当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
吸烟成瘾后,戒烟是痛苦的。几乎所有戒烟者都深有体会:每当戒烟时就会产生心情抑郁、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等心理症状,以及恶心、头痛等身体不适感觉。这些反应在医学上统称为尼古丁戒断综合征。专家提出,科学的戒烟方法是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接受正规医生的指导,联合药物、心理行为因素干预的治疗方法,尤其采取药物治疗,可更加直接有效地对抗烟瘾。
戒烟热线:020-81332373 400-888-3060
网址:www.nicorette.cn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
节日由来
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
对人类的危害。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
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
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
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以后,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
“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但因
编辑本段历届主题
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世界无烟日不吸烟
1989年:妇女与烟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
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年:烟草与经济
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
1999年:戒烟。口号是“放弃香烟”
2000年: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 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2002年: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2003年: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
2004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第十七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控制吸烟,减少贫困”。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的然而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每年导致近500万例可以预防的死亡。WHO强调指出,全球烟草种植、加工和消费消耗了自然资源,加剧了贫困。
成龙出席禁烟活动
2005年: 卫生工作者与控烟 2006年: 烟草吞噬生命 2007年: 创建无烟环境。旨在提醒公众认识烟草烟雾对被动吸烟者和环境的危害。2008年: 无烟青少年。[口号: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2009年: 烟草健康警示。[口号:“图形警示揭露烟害真相”[1][2][3][4]
2010年: 性别与烟草——特别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
2011年: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口号是“烟草致命
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
香烟简介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细胞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当一支烟被点燃,并被一口一口地吸入体内时,你可知道一袭白衣的“妖精”正顺着
你的呼吸道,慢慢地开始了它的这场身体掠夺之战。
香烟对于男性的危害:烟草中尼古丁有抑制性激素分泌及杀伤精子的作用。同时烟草毒素可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大大降低了妇女的受孕机会。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300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