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简讯(2025年10月9日-2025年10月20日)
1.国家医疗队赴林芝市开展巡回医疗任务
10月11日,由国家卫健委派出的援藏医疗队从广州启程,抵达西藏林芝,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巡回医疗任务。医疗队由创伤骨科与足踝外科傅国副主任医师、皮肤科马坚池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彭娟菲主治医师、手术室刘文梅主管护师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广东省“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专家谢双锋副主任医师也与队伍共同执行本次巡回任务。
抵达林芝后,医疗队不顾高原反应,主动放弃休息,于次日立即投入工作。他们与林芝市人民医院领导进行座谈,敲定帮扶方案并整理义诊药物。同日,针对当地特有的区域性疾病“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谢双锋副主任医师为一名48岁的藏族患者开展“中大量放血+同步补液治疗”,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相关血液指标明显改善。马坚池副主任医师也为多位藏族同胞提供专科诊疗,耐心解答患者疑问,获得一致好评。
随后,医疗队赶赴墨脱县,在四个村庄开展为期三天的义诊活动,累计接诊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村民260余人,免费发放药品价值约8000元。他们还调研当地卫生院并提供改进建议。在背崩乡巴登村,医疗队深入村民家中,入户为9位截瘫或行走困难的村民进行了检查诊疗,并赠予药物和生活用品。
接下来,医疗队将前往波密、察隅等地,继续推进这次巡回医疗任务,为提升边疆地区医疗水平、增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文/图 援藏巡回医疗队)

国家医疗队赴林芝市开展巡回医疗任务
2.帮扶专家范胜诺助力平远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开启发展新篇章
10月8日,康复医学科范胜诺副主任医师抵达平远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到岗次日,他便迅速投入门诊与病房诊疗工作,通过教学查房、专题小讲课、超声介入注射技术指导,以及线上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将先进的 “逸仙康复模式”带入平远县。
为规范科室教学制度建设,范胜诺与平远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刘飞明主任共同制定了教学方案,建立了每周一次专题小讲课、每日教学式晨读,以及每周两次的医护技一体化教学查房。
在技术帮扶上,他重点引入超声介入注射技术,开展了多项脊柱介入镇痛治疗,实现了该县在此领域的“零的突破”。他还采取“理论培训+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模式,指导科室医师掌握肌骨超声技术。此外,他积极推动跨区域医疗协作,联同所在医院马超教授团队,以及平远县人民医院刘飞明主任团队开展线上联合查房,围绕一例“胸椎压缩性骨折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例展开深入讨论教学。
范胜诺副主任医师将持续在平远县,推广肌骨超声诊疗工作,推动“逸仙康复模式”落地生根,让精准康复真正惠及更多县域百姓。(文/图 康复医学科)

范胜诺副主任医师开展肌骨超声扫查教学及实操
3.血液内科3项研究亮相第6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
近日,2025年第6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公布了会议摘要评审结果,血液内科共有3篇研究摘要被大会接收为壁报交流。
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是全球血液病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学术盛会,聚焦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等专业方向,集中展示全球顶尖研究成果。此次我院入选的3项研究中,2项由马丽萍主任医师、张国扬副主任医师,以及梁子杨博士后团队完成,聚焦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发病机制,针对ITP的免疫调节治疗策略提供了新靶点与理论依据。还有1项由聂大年主任医师、谢双锋副主任医师、黄克智副主任医师团队牵头,联合多学科及美国OHSU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剖析了Castleman病的基因突变谱,为该疾病的机制研究和靶点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多项研究成果能够被ASH年会接收,代表了国际学界对我院研究水平与临床能力的高度认可。未来,血液内科将继续深耕基础和临床研究,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文/图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