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世界帕金森病日|从“心”开始,不再害“帕”

编辑:党办 发布日期:2023-04-14

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约占全球半数左右,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约1.7%。预计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490万(全球约870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梁嫣然副教授提醒,帕金森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还会影响心理健康,且其危害性不容小觑。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也应从“心”开始,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专业的干预。

 

帕金森病不仅是“手抖”,睡眠障碍、焦虑等也需警惕!

说到“帕金森病”,相信大部分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一位“手抖”的老人家。梁嫣然说道,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症状确实是运动症状,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以及姿势步态异常等。其典型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例如行走、书写、吞咽、起床、翻身、扣纽扣等动作困难;静止时手脚、头部甚至嘴唇下颌不自主地震颤,紧张时加剧;身体失去柔软而变得僵硬,易造成平衡障碍,出现小碎步、前冲步态、开步及转身困难、“冻结步态”等。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固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罪魁祸首”,然而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是,其非运动症状也往往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梁嫣然介绍,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例如: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早醒、觉醒次数增多等)、生动的梦境、噩梦和白天思睡;思维、情绪和记忆力改变,常见有抑郁和焦虑,认知功能减退严重可至痴呆;便秘、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严重的患者可出现错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正确面对帕金森病,关注“帕友”心理健康

目前,虽然帕金森病仍然为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经过规范系统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梁嫣然介绍,帕金森病应强调综合性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与康复理疗、心理治疗、日常生活调整和外科手术等相结合。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种类较多,用药方案需依据病情个体化,选择合适的药物。”梁嫣然介绍,随着疾病的进展,所需服用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服用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帕友”或是照料者要注意规范规律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有疑问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切忌突然停药。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脑深部电刺激术和神经核毁损术,两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后者因其创伤性和不可逆性需要更为谨慎的评估。同时,“帕友”应当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梁嫣然提醒,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心理问题可能越发凸显,因此要注意学会肯定自己、接受自己,积极参加家庭及社会活动,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必要时适当药物干预。

 

【来源】人民网

【记者】周睿

 

点击阅读原文:

人民网(世界帕金森病日|从“心”开始,不再害“帕”)

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帕金森,不仅仅是“手抖”!)

广州台健康100FUN(世界帕金森病日 | 常做这种奇怪的梦,竟是帕金森的重要提示)